花牛苹果“丰”景正红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高 樯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周文涛

金秋时节,天水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内,一颗颗红彤彤的花牛苹果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果农们穿梭其间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南山花牛苹果种植基地,作为集果品生产、科技示范、休闲观光、多元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不仅实现了果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3年,基地果品总产量达22万吨,总产值达6亿元,区域人均果品纯收入超8000元,带动4万多人增收。
秋日晌午的阳光暖暖地照射到花牛镇二十里铺村的武百成身上,此时,他正在田间忙碌地采摘、运输苹果。在这片丰收的果园里,武百成是众多的受益者之一。他通过土地流转,精心培育了16亩花牛苹果,凭借优质的果品和辛勤的劳作,年收入最高时可达40余万元。武百成的笑容,是对“花牛苹果”品牌力量的最好诠释。
提起科学种植管护,种植户对麦积区东丰源合作社竖起大拇指,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科学的种植管理,合作社连续五年荣获天水市花牛苹果大奖赛“金奖”,进一步提升了花牛苹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合作社负责人吴曙东表示,今后将持续加强品种保护、优化种植技术、创新营销模式,让花牛苹果这一特色产业更加兴旺,带动更多群众共同富裕。
“今日福利,顺丰包邮花牛苹果从果园直接送达您家……”在秦州区中梁镇金李村果园内,村民穆明娟通过直播将花牛苹果送往千家万户。在这片由老一辈守护的果园里,传统销售难题曾让果农们愁眉不展。而今,穆明娟与表弟携手,通过电商平台,已助力销售破7000单大关,为乡村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天水市持续强化苹果产业延链补链工作,努力实现由果汁单一加工向果蔬脆片、果脯、果粉、果泥等多样化加工转变。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果汁、苹果脆片等精深加工厂(企业)18个,年加工总量20万吨,加工增值1.97亿元。
红彤彤的花牛苹果,不仅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果”,也成为天水市壮大农村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柱性农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