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州>>正文
秦州:22.4万亩玉米迎来丰收 全力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图)
(2024/10/17 17:19:28)  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10月17日讯(记者 王歧 实习记者 董诗雨)眼下,正值秋收时节,秦州区22.4万亩玉米迎来丰收。今年以来,秦州区全面落实各项种粮惠农补贴政策,围绕“稳面积、增产量、提质量”目标,推广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积极开展田间技术指导服务,多措并举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在秦岭镇千亩玉米种植示范点,收割机来回穿梭,正在抢收玉米。装满玉米的运输车,载着丰收的喜悦,一路下山。

  “再有十一二天就收完了,一天能收二十亩左右。”秦州区竹韵醇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务工人员杜锐旭说。

  “今年我们合作社种植的玉米面积是550亩,玉米产量今天我们测量每亩达到1700斤至1800斤,估计全部收完产量达到70万斤至80万斤。按目前的市场价格,能卖80万元左右。”秦州区竹韵醇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杜鑫说。

  在秦岭镇竹韵醇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玉米仓储中心,工人们忙着把一车车运回的玉米进行剥皮、分拣,玉米棒子垒成金灿灿的小山。

  “前段时间收了大约有50吨,进行剥拣、上架准备风干,等到来年玉米干了再进入市场出售。”秦州区竹韵醇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杜鑫说。

  玉米种植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而且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在玉米采收期,到合作社务工的村民就有数十人。

  “现在到收玉米的时间,在这剥玉米,今天这是第八天,一天的收入是80元。”秦岭镇竹林村村民左瑞芳说。

  “每年可以挣三万多元,不仅在这可以上班,照顾家里,还能学到技术,慢慢学习到了种植玉米、小麦等各方面的种植技术。”秦州区竹韵醇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员左辉说。

  “准备把村上的闲置土地利用,扩大面积,解决周边村民的就业问题,来年再招收几名常年务工人员。”秦州区竹韵醇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杜鑫说。

  同样,记者在杨家寺镇士子村丰汇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看到,连片的玉米已经成熟,浑圆金黄、颗粒饱满的玉米正待采收。合作社负责人马跃峰告诉记者,今年种植了200亩大豆玉米,亩产量预计比去年多产300斤左右,获得大丰收,这让合作社种植粮食作物的信心越来越足。

  “去年每亩产900斤至1000斤,今年每亩产量达到1200斤至1300斤,总产量在25万斤至26万斤,比去年多收了5万斤至6万斤玉米。”秦州区丰汇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跃峰说。

  “玉米相比于前几年产量上还是要增产5%至10%,亩产700公斤至800公斤左右,主要是我们在技术指导方面,指导非常到位。”秦州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杨建太说。

  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期,秦州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对全区玉米大豆生长情况进行调研,开展技术指导和田间管理服务工作,确保全区秋粮稳产增收。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三年了,由于今年天气雨水较多,加上区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精心为我们指导,保证了今年玉米的增产,取得了大丰收。”秦州区丰汇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跃峰说。

  据了解,今年全区玉米种植面积达22.4万亩,由于雨水广、墒情好,加之精细化的田间管理和技术指导服务,全区玉米产量再创新高。

  “在种植、地膜、化肥方面进行补贴,而且在一些示范点上通过奖补形式给他们发放到手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技术指导上实行科学施肥配方施肥等这些综合措施的运用。”秦州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杨建太说。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摄影相关图片
视频 | 麦积区“万人大合唱”唱响 视频 | 天水在线带你打卡嘉德·天 超燃!麦积区上万群众唱响《大中 超燃!麦积区上万群众唱响《歌唱 视频 | 麦积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 天水在线视频 | 我在天水花舞南山 视频 | 秦州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 视频 | 麦积区马跑泉市政广场万人 天水在线带你打卡天水会展中心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