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一个充满温情的节日。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佳节至,秋色如诗,今天不仅是对老人的一份祝福,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今日重阳,美在一份沧桑。陶渊明有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九九重阳,长长久久,蕴含着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期盼。

重阳
张富有
每忆当年过重阳,菊花依旧染寒霜。
羽衣点点邀星月,冷艳丝丝锁玉光。
草底秋虫黄叶诉,望中鸿雁白云翔。
思亲游子频回首,谁把茱萸插北墙。

重阳感怀
张雅利
一年重九又来临,遍插茱萸忆故岑。
黄菊盛开明竹径,红枫燃灼醉人心。
登高望远云天近,把酒吟风秋色深。
且喜鬓霜情未老,夕阳无限照诗襟。

重阳感怀
蔚华
岁月留痕额上纹,容颜渐逝叹霜晨。
银丝缕缕藏聪慧,皱影条条诉苦辛。
酒韵香醇经岁酿,人生璀璨历秋臻。
重阳喜至心欢畅,笑里慈光暖众亲。

重阳节感吟
温旭兵
岁时过半至重阳,独倚窗前望雁翔。
水瘦云低禽哽咽,山寒草乱鸟凄凉。
东篱煮酒谁共醉,西岸煎茶空留香。
半世艰辛尘事败,镜中愚朽鬓堆霜。

忆秦娥·重阳
任萍
菊花妍,一年灿灿重阳天。重阳天,登高望远,一览山川。
人间醉酒东篱怜,渊明幻想今人筵。今人筵,神仙欢喜,欢喜神仙。

重阳有思
张亚玲
重阳轮序晚秋来,远眺家乡丰醴台。
犹忆舅爷糕礼赠,馍酥枣糯憨萌孩。

秋夜雨
温旭兵
一场霖潦深宵降,犬吠猫言惊梦香。
雷响水鸣叨客枕,风啼花榭问根忙。
纤纤叶落云烟隐,瑟瑟草枯星斗藏。
屋后河流犹似泪,老翁双鬓已成霜。

秋夜即兴(通韵)
张富有
风柳摇摇独自闲,凉亭浅水起波澜。
适逢桥下三泉响,楼里开灯月未还。

秦州秋原美
张亚玲
辣椒苹果满枝头,苞谷高粱长势优。
荏籽油材熟相绕,农民四季醉金秋。

秋夜
张雅利
明月高悬皎洁光,梧桐半落感凄凉。
银灯寂照孤人影,玉笛徒传倦客伤。
一卷诗书难入梦,千言札翰漫生香。
今宵最是情无限,且把相思寄故乡。

咏菊
周晓蓉
凋落百花尽,疏篱瘦影长。
清芬何自在,玉骨立寒霜。

重阳
周晓蓉
露冷山川秋意浓,凭栏极目感匆匆。
南田静月清江引,北漠西风古道通。
菊绽园篱香满地,枫红峻岭韵千丛。
长空唳雁衡阳去,落叶飘零逝水东。
无题(通韵)
罗轻
甲辰重九日,独坐小窗前。
笔墨丢脑后,手机胡乱翻。

踏莎行·咏菊
景凌云
红紫撩人,白黄眩目。亭台水榭花团簇。霞光叠影照池塘,兴酣尽把秋声续。
瘦骨堪怜,深情难掬。冰心一片颜如玉。孤标傲世耐霜寒,满园清浅天香馥。

重阳
景凌云
秋阳煦暖气澄清,阡陌缤纷邀远行。
一路黄花经眼灿,谁家红果拂肩迎。
田原无际金风漾,草木多情霞色生。
簪菊鬓边飞逸兴,吟哦声荡雁和鸣。

重阳(通韵)
蒋旭前
重阳往复又一秋,携友登高忘百忧。
篱下合声夸魏紫,桌前共饮赤黄醙。

采桑子·逢重阳
杜伟
金秋十月重阳至,菊韵飘香。雁影悠扬,霜叶如丹映晚阳。
遥思军旅征程远,铁骨刚强。壮志飞扬,解甲犹怀报国肠。
重阳感怀
杜伟
重九登高望远方,秋光旖旎韵悠长。
丹枫似火燃诗梦,黄菊如金映画堂。
昔日从戎酬壮志,今朝解甲赋新章。
心怀家国情难老,笑对斜阳意未央。

甲辰重阳赠母亲
夏美
古稀老者沧桑尽,神色温然照晓霜。
昔日劳躬忙岁计,今朝福惠寿安康。
重阳随吟
刘勇
时儿徐进又重阳,吹拂北风催白霜。
陌上秋深青女影,门前日暮白云光。
菊黄满野芳丛里,松碧烟村谷鸟傍。
瞻望登高馨满径,景明旖旎美城乡。

太常引·中秋
刘勇
几番夜雨露风凉,云雾暗高冈。
漾水涌金汤,向谁去?追随雁行。
中秋几度,难逢霁月,两鬓又添霜。
休要惧忧伤,我有酒,威名杜康!

清平乐·藉河初秋
何琳娟
湖波润透,伫立红桥瘦。清气拂襟盈衣袖,花径徘徊良久。
山清水秀秦州,禽鸟欢舞啁啾。沙渚鹭眠依旧,凭栏醉享凉秋。

重阳偶成二首
毛恩海
(一)
游园赏菊过重阳,冷艳霜苞散彩香。
唯见龙城歌舞地,涉溪攀磴兴何长。
(二)
登高不为赏花黄,手把茱萸向远方。
九日凄然怀故里,风中目送雁南翔。

【黄钟·人月圆】南郭寺之秋(通韵)
李学林
慧音山上南郭寺,秋色韵无穷。
唐槐沉郁,汉柏苍霭,傲立苍穹。
秋风乍起,季叶尽染,古韵情浓。
禅林胜地,佛门肃穆,气势恢宏。

重阳
田椿萱
今岁又重阳,登高意兴长。
黄花盈径路,步步有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