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要带头简办红白喜事,为村民群众做好表率”,清水县王河镇“文明微课堂”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让移风易俗落地生根;“我家儿媳妇特别孝顺,我们从未红过脸。”“我上班忙,婆婆既带孩子又做饭,特别辛苦,我对婆婆好是应该的。”秦州区大城街道罗玉新村社区开展的婆媳互夸会活动,以融洽的婆媳关系带动家风和睦向善,引领好风尚……在龙城天水,一场场生动鲜活的文明实践活动融入百姓生活,一股股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吹遍大街小巷,激励引导着群众从自身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文明新风尚。
近年来,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线,按照“14536”总体要求,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强文明实践队伍,做优文明实践项目,增强文明实践合力,文明实践凸显成效,时代新风沁润龙城。
优化资源,阵地遍及城乡
立足实际,按照“五有”标准,我市共建成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个、实践所124个、实践站2846个,实践点(基地)346个,实现了中心、所、站全覆盖并向社会面有效延伸拓展,构建起了“中心、所、站、基地(点)”四级框架体系,形成了群众身边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按照阵地整合、资源整合、功能整合、力量整合的原则,统筹利用党群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明单位等社会资源,打造“文明实践+党群服务+社会治理+功能室”综合体,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触手可及”,文明实践把文明“送”到了群众家门口,“种”进了百姓心里头。
壮大力量,服务有声有色
围绕人民群众新期待,积极搭建组织有序、互联互通、运行高效的志愿服务体系。以理论宣讲、科教文卫服务等“五大平台”为载体,以“五单模式”为抓手,壮大和建强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8类常备队伍和若干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倡导发动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返乡创业人员、“五老”人员、在校大学生、退伍军人、新乡贤等参与志愿服务,组建了多支“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小分队,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常态化开展“包街包巷包小区”“3.5”学雷锋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护航天水麻辣烫持续“热辣滚烫”,全市志愿者为外地游客开展暖心志愿服务,让广大游客时时处处感受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温度”。截至目前,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48.6万名,志愿服务队伍6810支,发起志愿服务项目37119个。
思想引领,培育新人新风
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通过“乡村大喇叭”“百姓讲堂”“庭院课堂”“板凳课堂”“田间课堂”“红色课题”等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宣讲方式,开展各类凝心铸魂活动及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依托重要时间节点,将文明实践“五大”任务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城乡建设、社会治理、文明创建等相互嵌入、融会贯通,助力构建基层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新格局,起到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作用。坚持以培育时代新风新貌为目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建立村民议事厅、道德红黑榜等,进行村民道德评议;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一约四会”教育引导和规范约束作用,持续深入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等活动,形成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必须改的良好局面,营造了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环境。
聚焦实际,打造志愿品牌
立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围绕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的“五为”志愿服务内容,打造了诸如秦州区“围炉煮茶话新风”,麦积区“红色家书分享会”,清水县“群众议事 理论走亲”,武山县“一爱一为”和甘谷县“领头羊”科技助农,秦安县“电商助农服务小分队”,张家川县“和平鸽”群众矛盾调解团等一大批文明实践品牌项目。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为了让广大青少年和儿童暑有所学、暑有所乐、暑有所托,在全市组织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暑假”主题活动。全力打造“爱心发屋”乡村全覆盖工程,解决农村老年人、五保户、残疾人等行动不便困难群众“理头难”问题。在我市,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扶危济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解决了一批征地拆迁、邻里纠纷、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乡村人居环境美化等基层治理热点难点问题。
加强宣传,拓宽实践渠道
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作为宣传推介、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的务实举措。开设文明实践中心专栏,将新闻宣传、志愿服务、便民服务等与文明实践有机融合,实现了文明实践工作信息收集、数据管理的“云端”同步、各类资源的“指尖”共享。加强与融媒体中心及各媒体平台联系,用好媒体资源、形成宣传网络、覆盖定向人群、扩大社会影响,对文明实践成果进行了广泛宣传。市文明实践办官方微信账号《我的天水》上线,平台定位“文明实践信息发布,志愿服务活动咨询”,更好发挥信息交流和服务群众的作用,拓宽了文明实践渠道。
凝聚力量,成效显著提升
近年来,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稳步向上、持续向好,为阔步迈向新征程厚植了文明沃土、凝聚了奋进力量。2020年清水县被省文明办评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优秀县;2021年清水县、武山县被省文明办评为全省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清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被省文明办评为甘肃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2022年武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甘谷县八里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秦州区杨家寺镇石马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麦积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甘谷县“讲、演、诵、唱、谈”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武山县“村民议事厅”志愿服务项目分别被评为全省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地和实践项目。2020年中央电视台《唱响新时代》栏目在清水县录制拍摄,2023年甘谷县“讲、演、诵、唱、谈”理论宣讲项目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报道。去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纳入了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今年,我市麦积区、清水县、甘谷县被列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培育对象。市文明实践办在建章立制上狠下功夫,确保文明实践工作常态长效、常抓不懈,并通过定期开展督导调研评估,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文明实践共参与、发展成果群众共享的可喜局面。
(新闻来源:天水市文明办 转载:马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