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渺长诗《伏羲创世》(修订版)出版
一部伏羲、女娲的创世史诗,一曲中华民族的源头长歌——天水诗人汪渺的长诗《伏羲创世》(修订版)近日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再版。
《伏羲创世》是诗人汪渺挖掘民间传说、思悟伏羲文化,通过独立思考,历时十二春秋精心打磨出来的一部8000行长诗。讲述的是伏羲、女娲携手并肩,在那洪荒的时代,率领人们开天辟地,从天水大地湾起步,历尽艰难险阻,走向中原大地,定都淮阳的故事。是一部将甘肃大地与中原大地牢牢牵在一起的波澜壮阔的史诗。伏羲、女娲、珠儿、火精灵、鸟人儿、月光姐姐等生动鲜活的形象,让人过目不忘;悲剧篇章,催人泪下。尤其对大爱、真理、战争、人类思想局限的反思,具有当下和未来意义。既有纯真的童话世界,又有现实的深刻感悟,诗歌的抒情象征、哲学的思考、小说的叙述、话剧的独白兼容,显得多元、开放,是一部极具原创性和开拓性的长诗,也是汪渺继10000行长诗《白马史诗》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历史文化深厚的中华大地,需要一部伏羲、女娲的创世史诗,《伏羲创世》填补了其空白。
汪渺,甘肃天水人,一级文学创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诗代表作《伏羲创世》《白马史诗》,短诗代表作《土地疼出的泡》《变只蚂蚁就好了》。(【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洪波】)
《伏羲创世》经典诗句选摘
创世的第一滴圣水,
落足的地方,叫天水。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一脚会踩出八千年前的太阳!
那又圆又亮的,
是夜空给我们掏出的,
一颗圣洁的心,叫月亮。
露珠,是星星留在小草上的吻。
你爸把心掏出来,我把心掏出来,
你爸的一双手,还有我的一双手,
将这两颗心揉在一起,
才捏成了一个你。
蜜蜂听了他俩的情歌,
才学会了酿蜜。
蜜蜂们,这群灵性的语言学家,
忙碌着,通过反复嗡嗡推敲,
将花朵的心灵语,翻译出来,
才有了黄亮的蜜。
从蜜的香甜中,
才知道花朵没有一丝恨,
才知道花朵多么爱我们!
神既然能造出天地万物,
肯定有造出人生意义的能力,
可为什么不造呢?
这就是神的智慧。
假如神造出了人生意义,
人就活不下去了,因为人得到意义,
活下去就再没有了意义。
于是,神偏不造,
人生的意义由自己去寻找。
即便人生没意义,我们认真探求,
也是人生的意义啊!
圣手点亮天地的地方,叫淮阳。
气势磅礴的大秦岭,
绵延千里的昆仑山,
昂首挺立的珠穆朗玛峰,
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滔滔黄河,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滚滚长江,
都是神龙留在中华大地上的投影!
■■■
让神回到人,让人升华成神
——《伏羲创世》创作谈
汪渺
创世的第一滴圣水,
落足的地方,叫天水。
这是多年前,我脑海里突然闪出的两句诗。祖国大地上,有一个地方,让我爱得心疼,它就是羲皇故里——天水。自脑海里闪出那两句诗后,作为天水人,我就想写一部讴歌伏羲伟大创造精神的史诗。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见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这是《圣经》中的创世奇观。我不能再沿着《圣经》中神的创世方式写伏羲的创世。那么伏羲的创世内涵又是什么呢?思索良久,一日忽然顿悟:伏羲的创世并不是真正创造天地万物,而是为天地万物命名。在那洪荒的时代,第一个为太阳命名的人,就是将太阳挂上天空驱走人类认知黑暗的伟大智者。身体远比我们庞大的恐龙为何没有成为世界的主人,关键一点就是缺少为天地万物命名的智慧。万物有了名字,文化才有了源;文化有了源,才能形成浩浩荡荡的文化长河。为天地命名,蕴含着人类神奇的创造精神。于是,我笔下的开篇,就是伏羲、女娲为天地命名。至于伏羲的诸多发明——创历法、画八卦、授民渔猎、始造书契等,都是他创造精神的延续。
伏羲那么富有创造精神,其不竭的动力是什么呢?无疑是大爱。为了人类不被寒冷击倒,他智慧的眼睛才探到了树木内心深藏的火苗。说到大爱,不得不提与伏羲携手共创人类文明的伟大女性女娲。据记载,女娲人首蛇身,是伏羲的妻子,主要功绩是抟土造人。我想消解传说中的部分神话,让女娲回到本来面目。那么,女娲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女性呢?“人首蛇身”引起我的思考:女娲的腰如蛇一样柔美,至于蛇身则是后人的想象,也与当时人们崇拜的蛇图腾有关。“抟土造人”,让我推测到女娲就是那个时代的妇科大夫,不孕的女人吃了她采的草药会有身孕,她的巧手还会让难产的女人顺利生下孩子。为什么造人用的是土呢?这与我们的黄皮肤有关,也与人们生于土归于土有关。于是,对女娲,我融入了自己的解读。
《伏羲创世》的创作中,我强化了人性,给伏羲、女娲以血以肉,让他们从神回到人。在我眼里,伏羲、女娲首先是人,于是就写他们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用不少篇幅描写了两人炽热的爱情。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爱情是凡人的事,神是不谈情说爱的。没品尝过爱情甘露的神,还算神吗?连恋爱都不想谈的神,谈不上大爱。一个不尊重爱情的人,一定不会尊重人类;一个践踏爱情的人,一定会践踏生活。不少人失去梦想,走向庸俗,都是从践踏爱情开始的。《伏羲创世》虽然写的是伏羲、女娲的爱情,但我坚信只要真正追求过爱情的人,从中会读到自己。不过伏羲、女娲身上最辉煌的是照亮人类的大爱之光,这便是人性的升华,两人也就由人升华成了神。
有的读者会问,《伏羲创世》为什么舍弃了一些精彩的传说呢?如“兄妹成亲”“抟土造人”等。如果一味按传说写,没有取舍,就不会别开生面,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中华民族,本来是多民族大融合,如果将伏羲、女娲写成兄妹成亲,中华民族就成了近亲繁殖,眼界就显得过于狭窄了。有时,为了诗意的表达,我故装糊涂,并没有遵从历史,比如对天水的命名等。
伏羲、女娲活动的主要舞台,自然在大地湾。只有深厚的大地湾文明,才能印证伏羲、女娲的丰功伟绩。多年前,我第一次走进大地湾,不由冒出了两句诗: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一脚会踩出八千年前的太阳。
《伏羲创世》开笔的那一天,我洗浴后,到伏羲庙拜了伏羲,才动笔写下第一行诗。一月后,拿出了300多行的初稿。《伏羲创世》初稿,多年前在《飞天》(2010年第10期)发表了,但对它的再度创作仍没有停止,我认为这是一部值得用心血持续打磨的作品。
创作冲刺阶段,我几度陷入绝境,想象力枯竭,看不见一丝亮光,差点崩溃。10000行长诗《白马史诗》写得非常顺畅,仅四年时间完成,而8000行的《伏羲创世》断断续续写了十二个春秋,煎熬的痛苦不亚于一场轰轰烈烈的生死恋。事后才明白,时间比我聪明,它让我一点点积攒火焰,一点点积攒智慧。火焰积攒够了,才有熊熊燃烧的诗句;智慧积攒够了,才配写人文始祖伏羲。
头顶三尺有神灵,神看着,我写着。有些章节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直接从血管里喷出来的。血管里喷出的诗,自带光华!我将自己的骨头当柴,将血当水,将心当人参,经过漫长的十二年时光,才熬出了《伏羲创世》。自信《伏羲创世》的文字干干净净,能对得起神的眼睛。
2023年6月,《伏羲创世》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初印6000册,作为2023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唯一的献礼书,向海内外嘉宾赠送,反响甚好。
2023深秋,我去河南淮阳太昊陵朝圣,一踏上那片伏羲文化的热土,脑海中闪出了一句诗:
圣手点亮天地的地方,叫淮阳。
至此,将自己的一条肋骨取出来做成骨针,缝合人类伤口的淮阳女神月光姐姐,翩翩飘进了《伏羲创世》,作品才算真正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感谢伏羲、女娲,恩赐了我神力,将甘肃大地与中原大地牢牢牵在了一起!
《伏羲创世》中的唱词,有两首改用了白马人的歌谣,觉得自然贴切,符合先民的口吻。其余唱词,都是我怀着纯真之心,独自创作,力求质朴、顺口,如果太雅,就失去了启蒙时代的本真。
《伏羲创世》既有纯真的童话世界,又有现实的深刻感悟,诗歌的想象抒情、小说的叙述、话剧的独白兼容,显得多元、开放。这些都不是提前设计好的,而是写成后才发现的。
不得不提的是,王文东、张铖、苏骞、杨怀江诸君在我修改作品的过程中,提了不少有益意见,尤其王文东先生,以哲学的睿智,为作品增添了几朵思想的火花,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
相传,华胥踩大脚印怀伏羲,一怀孕就是十二年。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故将其诞生地称为成纪(今天水)。《伏羲创世》创作正好也是十二年,算巧合吧。
我珍贵的十二年时光,哪儿去了?
去了《白马史诗》,去了《伏羲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