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天水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关于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积极争取和实施农机化科技项目,统筹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大力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为全市粮食与特色产业生产提供了装备支撑和服务保障。
一是抓农机购置补贴,不断提升农机作业水平。着力突出稳产保供,优先补贴粮食生产关键环节急需机具、林果大县贮藏设备和收获后处理设备,应补尽补,积极开展农机具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宣传,开展2023中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绩效自评、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共专栏维护、省上反馈问题整改和补贴机具核查、资金兑付等工作,及时反馈各县区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县区及时整改,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已兑付中央补贴资金1996.23万元,支付进度为96.66%,已补贴各类农机具12694台(套),受益购机主体11340户。
二是抓农机项目落实,加快推广引进农机新装备。紧盯制约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短板环节和薄弱领域,利用省级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项目13项、370万元,引导全市农机作业逐步向林果、畜牧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拓展,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向全程拓展。引进各类机具175台套,召开现场会8场次,举办培训班9期,培训人员832人次,建立各类示范基地8560亩。同时加大农用无人机、智能割草机、深松监测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农机购置补贴APP等智能化设备农机投入,推动全市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三是抓农机社会化服务,不断创新农机服务模式。紧盯服务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和特色优势产业重点生产环节机械化目标定位,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创新服务模式,采取订单服务、生产托管、承包服务和跨区作业方式,大力推广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不断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服务范围。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落实中,采取“农机(业)新型经营主体+乡镇+村集体”运营模式,完成机械化大豆玉米种植社会化服务5.37万亩。
四是抓统筹协调,保障重要农时机具需求。坚持把粮食安全作为农机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底线工作,高度重视春耕、夏收、秋播工作,早安排早部署,制定印发重要农时季节农机化作业文件,成立工作专班;强化农机装备供给、维修保养、技术培训、宣传引导、贮备调运服务,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季节农机具需求,累计检修各类机具75761台次、新增薄弱环节作业机具238台、投入机具10.36万台套次、培训农机操作人员5772人次、发布各类动态信息50余条、核发跨区作业的80个、设立机收保障热线电话12个、跨区机收服务站16处、农机定点加油站27处,发布农业气象服务30期,设立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7个;及时与交通运输、高速运管中心等部门协调落实了高速公路联合收割机运输车辆免费通行政策。全市共完成机耕430.43万亩、机播种175.1万亩、机收231.46万亩,其中:小麦机械化收获率达到87.1%,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低于1%。
(新闻来源:天水市农业农村局 转载: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