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春耕播种时,为切实让广大农民用上放心满意的农资,促进全市农业生产顺利进行,3月1日,天水市工商系统提前启动红盾护农保春耕“春雷行动”。
今年的“红盾护农保春耕”行动,在以往农资市场监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努力拓宽监管思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采取多项措施,严厉查处农资经营中的违法行为。
一是坚持职责法定。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准确厘清与相关部门的农资监管职责分工,强化部门协作配合。
二是创新监管理念。树立“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理念,强化企业自我管理,加强“先照后证”的事中事后监管责任的落实。
三是完善信息监管机制。树立信用监管理念,通过信用约束和行政处罚联动,强化经营者的诚信意识。严格落实企业信息公示、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探索公示信息抽查与企业经营行为的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四是借助大数据信息,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加强信息化时代市场的监管,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新形势下农资监管的强有力手段,利用大数据技术探索建立风险导向的日常监督检查方式,实现对农资,企业和经营户的差异化监管和服务。
五是扩大社会监管。树立社会监管理念,发挥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功能,发挥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的协同效用,鼓励支持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范,引导和约束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将继续开展流通领域农资商品质量定向抽检工作。在加强对网络销售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的监管的同时,将与农业相关的销售农机具及配件和农膜市场纳入到农资监管范围内,加强对农机具及配件销售和农机修理经营户的检查力度,坚决查处销售劣质农资、农机具及配件和农机修理中的坑农、损农、害农行为以及销售厚度小于0.008mm以下农膜的行为。
此外,将加强与农业、农机、农牧、质监、供销、工信、公检法等相关部门开展执法行为,预防、打击农资违法行为,杜绝“有案不移、以罚代刑”。在日常监管中,以“双随机”抽查方式进行市场巡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