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为“水”而战
甘肃经济日报 丁晓刚

生活在天水的人,从去年以来一直饱受着没水的煎熬。市民刚开始以为是自来水公司所为,后来才知道,近年来天水市人口剧增,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区用水量持续增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天水市每天需要8万吨以上供水才能基本满足需求,而目前实际只能提供6.5万吨,日缺水量达1.5万吨。
天水市严重的缺水造成秦州区部分高位区域、高层楼房和供水管网末端水压偏低和间歇性供水,对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从12月4日开始,偌大的天水城到处可以听到“水来了”的声音。
天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气候温润、降水丰沛、水草丰美的地方。天水得名就来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在残酷的事实反差面前,天水市政府对市民的答复是:背水一战,一定让老百姓吃上水,不让外地人笑话天水。
在市长杨维俊按动供水按钮后的几小时内,天水书记市长留言版上的夸赞达到了高峰,有一千多条留言让政府开心。市政府一位副秘书长激动地说,这是天水市政府网络问政以来最开心的一天。

早在2014年7月8日,天水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实施成纪新城输配水工程。工程由市建设局、市城投公司具体负责实施建设。经过大量的前期准备,工程于2015年5月9日进入全面施工阶段。该工程东起麦积水厂,西至秦州区东桥头,管道全长30.5公里,工程总投资1.24亿元。该工程水源由麦积水厂通过管道经麦积区兴陇路、天北高速辅道由峡口村、闫家河村分别布设的加压泵站增压后,沿成纪大道至岷山路罗峪河桥头与原有城区管网相接并输水。工程完工后可向秦州城区和成纪新城新增调水2万吨/日,基本缓解目前城区严重缺水问题。

天水市成纪新城输配水管网供水工程历时六个月,比原计划提前了三个多月,开始正式运行。居民们干涸了近4个多月的水龙头终于看见自来水又哗哗流淌了。好几位网民说,这次供水工程如此“神速”,用天水老百姓的话来说,那真是“柯净麻杈”!。“柯净麻杈”是一句地道的天水方言,意思为办事效率高,速度快,还有办事干练、麻利、不拖泥带水的意思。
天水市政府为老百姓吃水而做出的努力,对“勤政”一词做出了很好的诠释,与此同时,更让懒政者汗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