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天水汉唐艺术苑里,农民工艺师正在创作作品。史静静 摄

甘肃天水汉唐艺术苑里,农民工艺师正在创作作品。史静静 摄
中新网天水4月14日电 (史静静)虽然是地道的甘肃天水一位农民,但王宝贵当初绝没有想到,今后的工作会天天和艺术创作打交道,并把传承发扬麦积山石窟文化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
王宝贵有一张典型西北汉子的脸庞,黝黑的皮肤留下风吹日晒后的“高原红”。王宝贵因为自小钟情艺术,每天苦练美术基本功底,“干完农活一有时间就找各种美术书籍潜心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王宝贵进入天水汉唐艺术苑工作。该苑致力于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的开发。麦积山石窟、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窟内雕塑大至16米,最小不到10厘米,以精美的泥塑闻名于世。王宝贵每天的工作就是临摹后创作麦积山石窟的历代泥塑。
王宝贵的工作并不轻松,仅普通一个泥塑成形需要七八天的时间,每件作品都要经过制坯、焙烧、打磨、抛光、修复、上色等多道复杂工序才能生成色彩艳丽的的手工彩陶。“尤其制坯时都不敢眨眼,生怕破坏了作品”。修复陶品时更要反复精心修改细节,“睡觉都在琢磨怎么能更使一个小沙弥嘴角会心的微笑,一个飞天侍女飞扬的衣角创作出来更生动。”
即使创作完一个作品“累到弯不起腰”,王宝贵还是对石窟文化用情很深,他说,“一天不做就手痒痒,想尽可能多的把麦积山石窟塑像临摹创作出来。”如今,出生农民的王宝贵俨然成为一个石窟文化的“传承者”。
王宝贵的同仁,“农村娃”王利军十分了解王宝贵的对石窟的“深情”。他们都是天水石窟文化的守护者。王利军本身是美术生,之所以选择回到家乡从事石窟雕塑艺术,他说,因为家乡是千年古城,历史悠久且文物古迹众多,有兴趣钻研麦积山、大地湾等泥塑、彩陶复制品。“希望通过个人的力量努力发扬麦积山石窟文化”。
而对于在泥塑作品中专门负责抛光工序的董存珍来说,最开心的是听到游客参观时赞不绝口的夸奖,“尤其是国外游人看见作品时露出惊叹的神情,心中特别自豪”。
现今,由众多农民艺术家创作的精美作品多次赢得国内外艺术大奖。谈及今后的梦想,这些石窟文化的守护者们纷纷表示,他们会一直坚守下去,让麦积山石窟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