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发展主旋律 奏响时代最强音
——天水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过去的5年,是天水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巨变中,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唱好发展主旋律,奏响时代最强音,在深入推进理论武装,强化舆论引导,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方面干劲充足,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和思想文化保证。

理论武装工作在创新载体 指导实践 推进工作上实现新突破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5年来,我市大力加强理论武装工作,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在增强理论学习研究、宣传教育的时代感和针对性、时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不断推进理论工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市委的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天水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强化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龙头作用,深入开展理论宣讲对谈活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天水大发展大建设大跨越提供了坚强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保证。
为了不断拓展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学习平台,我市还创办了以“传播科学理论,解读时代话题,服务社会大众,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的“陇右讲堂”,邀请了国内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教授来天水讲学,为广大干部群众献上了一场场学术盛宴。目前已成功举办26场讲座,现场听众累计达到2万余人,通过陇右讲堂进县区、电视录播、网络视频和广播直播,进一步扩大了传播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好多专家学者认为,“陇右讲堂”探索出了理论学习和为市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形式,搭建了传播人文精神的新平台,构建了培养市民健康文化生活的新载体,开拓了高雅文化走向社会、走进市民生活的新途径,打造了先进文化全民共享的新模式。为此,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发文向全省推广“陇右讲堂”的做法和经验。

新闻宣传在围绕中心 坚定信心 鼓舞人心上实现新突破
5年来,我市新闻宣传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安排部署,坚持唱响主旋律,把握正确导向,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不断优化传媒结构,拓宽宣传领域,改进宣传方式,加强法规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增强经济实力,更新技术装备、提高队伍素质,在服务全市中心工作上下功夫,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围绕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我市将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宣传与实施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宣传有机结合起来,组织主流媒体开展重点经济宣传战役和主题经济宣传,及时宣传报道全市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大力宣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功模式和鲜活经验。
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重要节点,以群众性文化活动为载体,将社会宣传、文化宣传和新闻宣传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了热烈喜庆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围绕建党90周年,通过主题征文、大型图片展、电视专题片、“红旗飘飘”群众红歌演唱会等多种形式,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

文化事业在打造精品 彰显活力 服务群众上实现新突破
5年来,我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以特色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提高文化创意能力为目的,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文艺创作,增强了文化发展活力,推进了特色文化大市建设。
文艺创作不断繁荣。我市着力挖掘以“伏羲文化和麦积山石窟文化”为代表的天水地域文化资源,先后推出了秦腔现代剧《山里红》,秦腔历史剧《麦积圣歌》、《睢阳魂》和舞台剧《伏羲颂》,秦安小曲《草根》,话剧《天水1949》、《邓宝珊将军》等优秀剧目和散文集《走进大秦岭》、《寻找大秦帝国》等优秀文学作品。《麦积圣歌》在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获最高奖——优秀剧目奖,并赴北京演出获得圆满成功。电影故事片《麦积山的呼唤》入列全省纪念建党90周年展映目录,并在兰州、天水、天津进行了公映。
去年以来,我市相继举办了第一、二届“相聚天水”合唱艺术节,探索创新了举办区域性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运作新模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励小捷曾要求,要把“相聚天水”作为全省合唱节的一个平台,争取打造成一个文化旅游节会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