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寻宝——走进天水》活动圆满结束
专家鉴定1500余件藏品 真品率高达70%

(配图:天水在线)

(市委常委、副市长郭奇若向持宝人颁发“天水民间国宝”证书)

本报天水讯(记者 王兰芳)8月4日下午4时30分,央视《寻宝——走进天水》天水“民间国宝”颁奖仪式在天水南山体育馆火热进行。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角逐,从1500余件藏品中脱颖而出的4件藏品入围天水民间国宝候选名单,经过持宝人风趣的“夸宝”、“斗宝”以及专家现场评说,4件藏品中的“齐家三孔玉刀”获得“最具历史文化价值奖”;历经3000余年的商代青铜方鼎则因造型美观、保存完整摘得天水“民间国宝”桂冠。
【夸宝】4件宝物各领风骚
当天下午4时30分,在位于天水南山体育馆的央视《寻宝——走进天水》评选天水“民间国宝”节目录制现场,4名持宝人捧着各自的入围宝贝一经亮相,立刻赢得场下藏友们雷鸣般的掌声。据介绍,1号持宝人赵小姐所持宝物为距今800余年的北宋年代的22公分印、刻花斗笠形大碗;2号持宝人范师傅所持的是天水当地出土距今4000年的齐家三孔玉刀;3号持宝人骆先生所持的是清晚期著名画家蒲华的一幅6尺整纸山水画;最后一名持宝人刘先生的宝贝则是距今3000余年的一对商代青铜方鼎。

在第一环节“夸宝”过程中,90后美女持宝人赵小姐面对现场藏友,将自己宝贝的绝高价值娓娓道来。她说:“我这件藏品几乎没有瑕疵,流传800余年还能有这么好的品相实属难得,应评为‘天水国宝’。”听美女如此一说,另外3名男持宝人不甘落后,纷纷利用夸宝的短短40秒时间,搬出古今史料作旁证,以抬高自己宝贝的美誉度。面对4名持宝人毫不含糊的夸宝,央视节目主持人李佳明更是妙语连珠,其诙谐幽默的主持风格博得场下藏友的阵阵掌声。“夸宝”环节过后,经过场下藏友现场按键投票,“商代方鼎”赢得52%的投票率,暂列4件宝物排名首位。

【斗宝】互相挑刺毫不留情
在接下来的“斗宝”环节中,刚刚还对自己的宝贝爱不释手、大加夸赞的4名持宝人似乎换了个人似的,对着别人的3件宝贝左瞧右看,横挑竖挑找了一大堆毛病。
面对美女的宋代斗笠碗,3名男持宝人中的2名以碗口不圆为由,认为不能称之为宝。而范师傅的齐家三孔玉刀,其他3名持宝人觉得3个孔眼大小不一且刀柄处纹路不清,将它排在“宝”之外;在斗3号候选宝物——清晚著名画家蒲华的山水画时,其他3名持宝人一致认为,该画画笔遒劲有力,线条流畅自然,不失为名家之作,但蒲华大师为海派画师,故其作品不能代表天水当地文化,也不能入选天水“民间国宝”;在对4号候选宝物评说时,1号、2号、3号持宝人认为,这一对商代青铜方鼎堪称一级国宝,但属国外回流之物,故不能被评为天水“民间国宝”。

活动现场,4名持宝人之间的互相调侃将现场气氛烘托得高潮迭起,笑声不断。更为有趣的是,现场一名藏友给台上宝物拉票时的话一下子拉近了台上台下的距离,他说:“此次《寻宝》走进天水探寻8000年文明,而台上4件宝物距今时间加起来刚好是8000年,这说明天水历史文化深厚,才是真的瑰宝。”此话一出,台上台下顿时高呼起来。

【评宝】方鼎摘取天水“民间国宝”
经过以上两个环节后,瓷器鉴定专家丘小君、杂项组鉴定专家蔡国声、青铜组鉴定专家李彦君、字画鉴定专家金啓纷纷上台,现场评判。随后,结合专家评说,现场藏友纷纷拿起手中的按键器,对自己心目中的“民间国宝”投下了神圣一票。经现场统计,最终“齐家三孔玉刀”获得现场藏友54%的支持率,喜获“最具历史文化价值奖”;而商代青铜方鼎则以68%的支持率摘得天水“民间国宝”桂冠。在颁奖仪式上,天水市委常委、副市长郭奇若在颁奖词中讲道:“商代青铜方鼎造型美观、纹饰精美、保存完整,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是当之无愧的天水‘民间国宝’。”
据了解,本次央视《寻宝——走进天水》天水“民间国宝”评选活动由天水市政府主办,天水市政府节会办、旅游局、博物馆、文化文物出版局、麦积山风景名胜管委会、收藏协会承办。活动中,专家鉴定藏友藏品1500余件,真品率高达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