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麦积区商务工作紧紧围绕全区“13345”发展战略,按照“内提素质、外塑形象、凝聚实干、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开拓创新,狠抓落实,着力提升商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为麦积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至七月底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8.25亿元,同比增长21.15%;实现外贸出口1850万美元,比去年增长11.5%。

突出民生主题,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一是继续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助推新农村建设。在去年推广经验的基础上,克服“点多、面广、线长”等困难,合理规划,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扩大覆盖。目前,今年建设改造的35家农家店规划布点工作已全部落实,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在全区范围初步形成。二是加强“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工作,促进各项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至6月底,全区已备案确认的销售网点31个,参与家电下乡的产品共九类,销售已补贴家电下乡产品37096台(件),实现销售额7513万元,已补贴资金851万元,兑付率95﹪;家电以旧换新备案的回收销售网点12个,已回收旧家电2071台,回收金额18325元;销售新家电639台,销售金额225万元,补贴金额394957.3元。 三是认真做好农超对接工作,加大“菜篮子”超市建设力度。通过招商引资,在桥南新建2个中大型蔬菜直供超市,自建成运营以来,两店日平均营业额达8.8万元,蔬菜供应量7.75吨,蔬菜日销售额2.26万元,安排失业职工72人。

突出重点行业监管,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一是狠抓肉类和酒类商品质量安全和专项整治,确保流通领域食品放心工程顺利推进。为确保全区人民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酒”,维护市民的切身利益,全区进一步加强了政策宣传和执法稽查力度,建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依法处理举报投诉案件,健全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在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中,共出动执法人员达1200多人次,查处私屠滥宰案件6起,查获病死及问题猪肉360公斤,确保城区生猪定点屠宰率达100%,城区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场。在酒类流通市场监管工作上,严格按照《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的要求,对辖区内的酒类经营者和生产者进行酒类流通备案登记,并实行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从源头上保证“酒随单走”;先后办理酒类零售备案登记证57家,对全区酒类市场加强了监管,共出动酒类市场稽查人员400多人次进行日常执法检查活动,并分别在“3.15消费者维权日”、“五一”、等重大节假日进行了大规模政策宣传和酒类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共查处违法酒类商品40余件,价值3万余元,有效的规范了酒类市场。二是增强意识,常备不懈,认真抓好商务重点行业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成品油、煤炭、物资回收、旧货、餐饮等流通领域重点行业的市场监管,通过专项整治和日常工作,建立和完善长效监督机制,把好市场准入关,强化特殊行业管理,规范特殊行业流通秩序。至6月底,完成对辖区内27家中石油加油站的年检工作,完成对煤炭和物资回收行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摸底。三是为进一步加强对餐饮服务行业的监管和行业自律,成立了麦积区餐饮服务业协会,并举办了麦积区第一届“昊峰杯”美食大赛。四是切实履行部门职能,优化流通发展环境,推进重点行业和流通产业发展。通过加强对商务系统改制企业的监督管理,做好“回头看”工作,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突出经济协作,积极参加经贸节会活动。今年以来,积极筹办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西交会、兰洽会、西洽会等节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出色完成节会的商品展示展销工作。在第二十二届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商品展示展销和城市形象展示工作中,该区农业、林果业、畜牧业、工业(装备制造业)、轻工、旅游、医药等7大类110多个品种的名、优、新、特产品参加了集中展示,参展实物和图片达到900多件,充分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版面、LED等形式全面展示了“13345”发展战略、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城市和新农村建设新貌和项目工作进展情况。在第二十二届伏羲文化旅游节和第二十二届西交会商展活动中,麦积区在城市形象综合展、家电下乡产品暨小商品展示展销一条街等商务活动中,共实现商品现货销售额869万元,合同销售480万元,合计1349万元,前往参加购销的人员达到约12万人,花牛苹果、风动工具、汉唐陶艺、星火机床的名优产品深受各地客商的青睐,赢得了区内外客商和参观人员的广泛好评。

突出落实到位,强价格监管保市场供应。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保障市场供应,加强价格监管”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该区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加大市场稽查力度,加强价格监管,保障市场供应。一是成立机构,加强领导。通过明确责任,统一部署,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二是抓市场监测。启动肉、蛋、禽市场监测日报制度,按照市局安排选择三个销售点对点上销售的猪肉和蔬菜进行监测,并要求区定点屠宰厂每天报送生猪屠宰量及生猪的交易价格。通过各种信息媒介向社会发布猪肉蔬菜等副食品的市场价格监测信息,让广大老百姓了解我市猪肉和蔬菜市场价格情况,引导他们正确合理消费。三是依法加强对粮、油、肉、禽、蛋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的监管。对部分重要的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提醒告诫。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实行价格申报,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批发、零售企业实行调价备案。四是对未列入申报和备案范围的其他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进行必要的监管。引导企业按照公平、合法、诚实、信用原则定价,把握好调价行为。五是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违规行为。对合谋涨价、串通涨价、停供限供、囤积居奇的行为,对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缺斤少两、变相涨价,以及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依法从严进行了查处,严厉打击了不法经营行为,创造了“诚信兴商”氛围和环境。六是加强节日期间经营活动管理,认真落实《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规范促销行为,积极倡导依法促销、诚信促销、文明促销、安全促销。七是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商品储备。各商务系统企业、各重点商贸流通企业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应急预案体系,并结合实际,加强生活必需品储备工作,力求储备品种多、数量足,档次结构合理,保证调的出,供的上。八是制定奖励和补贴办法,加强物资调运,确保市场供应。制定了从产地调运蔬菜和紧缺商品的实施方案,积极争取价格调节基金,采取奖励和补贴的办法,鼓励肉类和蔬菜经销企业和大户做好生猪和蔬菜的调运和投放工作,千方百计加强市场供应,平抑市场物价,确保市场供应不出现断档、脱销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