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7日中午12点,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李美华带领我市非公经济人士和统战干部一行60余人在嘉兴市政协副主任、统战部部长张兴华及南湖区的相关领导陪同下,参观了天水计算机专修学院正在建设中的“西部新居民素质拓展培训基地”。
2006年,全国劳动模范、天水计算机专修学院院长王晋筹资100万元开展了“教育移民工程”。在2007年9月,与嘉兴市南湖区就业服务市场签订了《“教育移民”工程合作意向书》。 短短5年来,先后已5批共200多人来自天水的学生在经过余新成校的为期一个月的适应性培训后,安置到浙江省嘉兴市“金石包装厂”、“淳祥科技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就业。在一定程度上,为天水、嘉兴两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近年来西部外来务工人员普遍存在年龄轻、技能缺乏、文化素质偏低的不足,存在“爱岗不敬业、敬业不专业”的情况,很难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劳动用工矛盾比较突出,企业希望学校能培养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人才,成为企业生产的骨干。同时,缺乏常设的有关服务机构。基于以上原因,决定在余新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内投资200多万元建立“西部新居民素质拓展培训基地”,为西部新居民在嘉兴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提供全方位保障。

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地将在原来培训基础上,总结以往人才交流的经验和教训,以全面提高西部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为重点,以增强西部务工人员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为目标,以教育培训活动为载体,搭建一个平台,广泛开展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活动,为广大西部务工人员创造更多的学习和成才机会,培养一大批有素质、有文化,符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以满足嘉兴及周边城市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据悉,“基地”建成后,还将开展就业指导、生活服务、社会保障、思想交流等方面的后续服务,增进天水赴嘉务工人员的友谊交往与联系。为南进务工学生和农民工拓宽就业渠道,减少和化解劳资双方的矛盾;为西部新居民建立一个“家”;为西部新居民在嘉就业、创业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的学习、工作、生存真正融入嘉兴这个城市,让他们真正成为嘉兴人,在嘉兴留得住、干得好、发展得好,真正地将劳动力转化为人才资源。“基地”建成后,讲成为长期的工作机构,嘉兴会成为西部人才的大型、全方面的人才聚居地、集散地,为嘉兴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某一方面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