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发布会现场)

(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李海默主持新闻发布会)
天水在线兰州报道 1月7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兰州举行天水市成功创建国家级“园区、景区”情况新闻发布会。天水市委常委、副市长郭奇若就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晋升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天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成功晋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个显著成果作了介绍。
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李海默主持发布会。
天水市委常委、副市长郭奇若与副市长赵卫东共同回答了媒体记者提问。
新华社甘肃分社、中新社甘肃分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旅游报、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澳门华人报、腾讯网、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等40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在天水市成功创建国家级“园区 景区”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
天水市委常委、副市长郭奇若

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非常感谢各媒体记者长期以来对天水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关心、关注与支持,也非常感谢省政府新闻办给我市又一次提供这样一个介绍情况,宣传展示的平台。
2010年度,天水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重视支持甘肃发展等机遇,深入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省市区域发展战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建设稳步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民生问题有效改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98亿元,同比增长1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4.1亿元,同比增长13.8%;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6.8亿元,同比增长30.64%;财政总支出120亿元,同比增长11.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亿元,同比增长3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亿元,同比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2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65元,同比分别增长13%和15%。2010年,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晋升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天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成功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0年度天水市成功创建国家级“园区、景区”,既是我们“十一五”时期的重要成果,也必将对全面实现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下面,我就天水市2010年成功创建国家级三大品牌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一、2010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准甘肃天水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
甘肃天水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4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自开发区成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甘肃天水经济开发区按照国家和地方对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依靠科技进步,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持续加快,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甘肃天水经济开发区现辖社棠、东十里、二十铺、下曲四个工业园和桥南商贸文化区,开发建设面积13.47平方公里,产业规划重点为机械制造、电子电器、新型能源、新型材料、医药食品、农副产品加工及商贸文化“七大产业”。目前,东十里、二十铺和下曲三个工业园已入驻项目70多个;2009年新开发建设的社棠工业园道路、标准厂房、污水处理厂、科技创新大厦及供电、供水、供热、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基本完成,华洋电子、凯迪电厂、星火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已入园建设;桥南商贸文化区已初步建成了集金融、通讯、宾馆酒店、商贸、旅游、中介服务、房地产及建筑等产业为一体、功能较完善的新城区。
甘肃天水经济开发区实行“一区多园”的运行模式和“集中统一、充分授权、封闭运行、精简高效”的“管委会”管理体制,享有独立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并于2010年1月起实行计划单列和新的财税运行体制,建立健全了“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的管理服务体系。
甘肃天水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国家队”,将会享受国家的更多优惠政策。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甘肃加快发展、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等历史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市委、市政府“1135”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更多地参与国际分工和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天水的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招商环境,促进全市经济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甘肃天水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为推动天水工业经济实现率先跨越打造了全新的平台。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健全完善运行机制,提高创新能力,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以此为引擎,努力把天水建设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我国西部重要的现代机械电子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二、2010年12月9日,科技部批准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成立于2002年。经过八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了航天种业、果品、蔬菜、畜牧、农产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具备了技术创新、科技示范、产业孵化、培训交流、辐射带动、旅游观光等六大功能和特色明显的农业示范园区。尤其是航天育种品牌效应日益凸显,2001年,园区与中科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建立了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2007年,省科技厅批准在园区成立了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几年来,通过我国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搭载和与俄罗斯、美国等国际交流的农作物有9大类393个品种(系),选育出8000多份益变种质材料,育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新品种21个,并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和国家农业部新品种认定,已在新疆、甘肃、内蒙、云南等25个省区累计推广面积124万亩,实现产值30多亿元。2007年省政府批准园区升格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010年被中国农学会评为“全国十大名园”、“全国优秀农业园区”。
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为进一步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动作用,2010年4月,科技部启动了第三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在我市积极努力下,在省科技厅的关心、支持和积极推荐下,经省政府申报,专家评审,科技部于2010年12月9日研究决定,批准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等全国27个农业科技园区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晋升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要求把园区建设成为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孵化基地、促进农民增收的科技创业服务基地、培育现代农业企业的产业化发展基地、体制机制创新的科学发展试验基地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综合创新示范基地。这对我们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区域发展战略及《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1135”区域发展战略,着力构建甘肃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高地、新平台,带动和促进区域农民增收、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后我们将按照“打航天牌、走循环路、创加工业、带农民富”的思路,立足果品、蔬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通过“创新、聚集、示范、辐射”,把园区建设成为农业科技集成示范中心、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平台、循环农业示范窗口,以打造一个中心(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中心)、建设三个基地(中国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基地、西部优质特色农林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甘肃天水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培育五大产业(果品、蔬菜、畜牧、航天种业、农产品加工)为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中心,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及产品的优化与升级,增强辐射带动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园区跨越式科学发展,为提高农业综合竞争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2010年12月10日,国家旅游局批准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天水市麦积区的南部,小陇山林区的核心区,是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称号于一身的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215平方公里,由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温泉五大景区组成。麦积山景区体量较大,产品特色突出,历史积淀深厚,人文内涵丰富,自然景观优美,稀有物种较多,在全省旅游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龙头景区。
自2007年省市联合开展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启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以来,省委、省政府和省旅游局对创建工作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永富在百忙之中,先后三次亲自带领省旅游局和天水市领导向国家旅游局作了专题汇报和衔接;省旅游局专门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各位副局长为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建立了麦积山创5A省市推进工作机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处室业务骨干多次深入景区现场指导和督促检查,并认真初审;天水市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强化督查,各相关单位顾全大局、密切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群策群力,使创建工作有序、有力、有效进行,确保了创建目标的实现。经过四年的共同努力,麦积山景区的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有了显著改观,管理服务水平和旅游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市场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逐年攀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我们回顾“十一五”丰硕成果、谋划“十二五”发展大计之际, 12月10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既是天水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全省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喜事,对于把天水建成甘肃东翼连接周边省区的区域旅游集散中心,促进天水乃至全省旅游业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天水市是国家确立的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次核心城市,也是我省确立的甘肃东翼连接周边省区的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城市,承担着推动大关中旅游实现一体化、引领甘肃东部旅游实现大突破的重要任务,做好景区升级工作,有利于扩大甘肃旅游业的影响力,与省内各城市和关中地区一道,推动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志着麦积山景区进入了全国100强景区和国家精品旅游景区行列,也是全省第三家获此殊荣的景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不仅是天水市的,而且是甘肃省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一块金字招牌,它的成功创建,必将对拉动综合消费,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旅游资源向旅游产业的跨越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必将对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将以晋级5A景区为新起点,巩固成果,提升品味,力争通过1至2年的努力,使景区旅游人数过百万,门票收入过亿元,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精品景区。
“十二五”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时期,也是进一步夯实基础、积蓄后劲,提升优势、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和省委“两翼齐飞”战略的重要一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围绕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抢抓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等历史机遇,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落脚点,全力实施省上“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和我市“1135”区域发展战略,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着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全面完成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起好步、开好头,奋力推动天水跨越式科学发展。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