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通过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探讨西部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科技推广模式,在国家“十二五”期间争取科技部的科技支撑项目,10月25-26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利顶、中国科学院遥感研究中心研究员龚建华等一行三人,在副市长彭鸿嘉的陪同下,对天水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市县水利水保部门进行了座谈。

专家组先后实地考察了麦积区中山沟流域万亩葡萄基地、秦州区罗峪沟流域万亩大樱桃基地、秦安县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试点项目和大山沟生态清洁性小流域治理工作,专家组对于我市多年来坚持不间断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天水作为黄土高原沟壑区第三副区,在植被、降雨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同时天水也是一个水土流失易发区和经济活动密集区,连续多年的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许多成功经验,但在针对区域突出问题,加强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提高经济、生态发展的可持续能力,促进生态功能的提高,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技术攻关,要通过科技支撑、示范带动,提升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流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生态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