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观伏羲庙

南郭寺参天古树夺人眼球

聚焦“第一山”
6月28日,作为“魅力金城·全国晚报老总看兰州”大型采访活动的延伸活动“羲皇故里行·全国晚报老总在天水”活动,在天水市拉开帷幕。全国40余家晚报的总编辑和记者先后参观了伏羲庙、南郭寺、南宅子等天水市的名胜古迹。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厚重的文化底蕴让这些见过大世面的老总们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当晚,天水市委宣传部在金龙酒店宴会厅举行欢迎晚宴,代表天水市委、市政府为全国晚报老总们接风洗尘。
规模大 规格高 影响广

天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光庆首先代表中共天水市委、天水市人民政府向各位老总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中国晚报协会,兰州市委、市政府,兰州晚报等长期以来对天水的关注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羲皇故里行·全国晚报老总在天水”采风活动,是今年天水市接待的一次规模大、规格高、影响广的外宣活动,这对在全国宣传天水,推介天水,提高天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天水跨越式科学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天水市高度重视这次宣传采风活动,殷切希望大家在天水多走走,多看看,感受“羲皇故里”悠久的历史文化,体验“陇上江南”秀丽的自然风光。
王光庆部长在致辞中说,天水,因“天河注水”的传说而得名,是“羲皇故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素有“陇上江南”之美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交通区位、装备制造、特色农业、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人力资源等七大优势,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商贸活市、旅游富市、科教兴市”五大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希望通过各位记者手中的笔和镜头,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天水市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生动实践和已取得的阶段性工作成果。
天水厚重文化打动全国晚报老总
在天水市参观采风,让老总们发出感叹声最多的就是该市众多的名木古树。古树名木在天水市占有重要地位,其古树树龄之高,密度之大,仅次于扬州市。
在南郭寺,首先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寺院门口两棵树龄在1500年左右的侧柏。进到寺院,呈现在面前的是一棵三叉古柏,南向一枝黛色霜皮,干枯如柴,直插云霄,但顶端仍然青春焕发,枝叶茂盛,西北向一枝已枯,北向一枝架于旁边的槐树枝杈上。更让人觉得神奇的是,已经劈开的枯枝干中寄生着一棵黑蛋树(朴树),与老树相依为命,为古柏输送养分和水分。参观者都被震撼了,纷纷与古树合影留念。
在天水参观访问,处处洋溢着文化味,这些厚重的历史文化让大家佩服,老总们第一站来到伏羲庙。伏羲庙俗称人祖庙,位于天水市西关伏羲路西端,是全国最大最早的伏羲庙,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嘉靖三年(1524)重修,相传天水为羲皇故里,伏羲庙便是伏羲皇的祭祠。伏羲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老总们普遍认为,伏羲文化所具有的创造、奉献、和谐的基本特征,使它具有很强的民族认同性,这些从来都是中华民族最为可贵的民族品质。
作为西北首家民俗博物馆的南宅子,也让这些见过大世面的老总们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