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加,家乡的情结就越来越浓。我已经50多岁了,工作也已40年了。工作时间虽然有限,但为家乡做贡献的心还是不会减的。以后我还会利用我的资源优势,更好地为家乡的经济建设服务。----何喜奎
何喜奎的故乡情结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西部机场集团董事长何喜奎

一个偶然的机会,天水电视台《这方热土》栏目记者赴西安专访了西部机场集团董事长何喜奎。在何董的办公室他很高兴接受了家乡记者的采访。他说我是甘谷县八里湾乡徐家山人,1969年,我当兵参军离开了家乡。当年在哪个特殊的年代,是因为谋生走出来的,出来以后当过飞行员,在部队基层带过兵,当过机关的干事,当过参谋、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现在是西部机场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管辖咱们西北四省(甘肃、陕西、宁夏、青海)的12个机场,我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家乡父老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培养。我离开家乡40年了,在这40年里,不论在什么岗位,但对家乡的情结没有淡。相反,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份家乡情结却越来越浓厚。不论在什么环境,什么单位,我一直都非常关注家乡的建设。尽管我能力有限,但我给家乡做贡献的心却是炙热的。
资助两所小学,一所中学, 我实现了多年的一个愿望
我上小学要走5华里的路,翻山过沟,那时5、6岁的孩子根本就没法上学,我饱尝了上学的苦处,一天来回走将近20里的路,对10来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我萌生了在家乡建学校的愿望,但当时我还没有这个能力,我就动员了我天津的同学,他拿出了18万,我拿出了3万,总共20多万,修建了两所小学。
我上小学的学校,后来改成了中学,校舍没有维修,成了危房。学生没法上学,我动员单位企业资助了80万,以及学校设备20多万,总共100多万元。学校建成1年以后,校长专程来西安找我,向我介绍了学校的情况,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都争着来这个学校上学。我看了学生的成绩后非常高兴,我实现了多年的一个愿望。

(西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何喜奎在天水机场开航仪式上致辞)
我能走到今天这个岗位,与甘谷人的好学精神是分不开的
最深的印象是甘谷人好学,这点对我印象非常深刻,对我影响非常大。1969年当兵以前,我六年级的课程都没有学完。我自学考试读完大专、本科、研究生的,所以我参加工作几十年来从来在学习上没有懈怠过,始终在不断地学,我能走到今天这个岗位,与甘谷人的好学精神是分不开的。甘谷人的好学精神不仅造就了一代代甘谷人,也造就了我。单位的同事都这样对我评价:说我认准的事情九牛都拉不回来。
我年轻时的哪个年代,家乡非常穷,穷则思变,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15、16岁的时候就为生计而奔波,而苦恼。我母亲对我的教育也非常大。我母亲尽管没有文化,但在当地一带的山村里威信很高,深明大义。经常这样教育我,一是要好好地做人,我当兵走的前一天晚上,我母亲给我讲了很朴实的两句话,走出去不容易,出去以后要好好干;不能占公家的任何便宜,这对我一生的影响都非常大,我经常想起我母亲说的这些话。

天水机场的通航实现了天水人民的愿望,也圆了我的一个梦
天水这个机场,非常特色,它是一个军用机场,在天水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我们认真地合作,我并不是索取什么、回报什么,而是如何尽快把机场开通。我调动了我集团所有的资源,包括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等等,在9个月修一个机场,创造了民航史上的奇迹。在通航的当天,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都亲自莅临现场,创造了西北民航的历史。天水机场通航,29年来,西北民航增加的第一个民航机场,在我的家乡实现了。从西安到天水只需要40分钟,这实际上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设作了我自己的绵薄之力。

天水的老百姓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征地工作非常顺利,使9个月建成了机场,当地政府和群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天水机场通航了,这只是第一步,通航以后怎么把它飞好,把它的网络形成,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后面主要是航线的培养,新机场的建设。一个航线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初步的已形成了一个网络。现在我们引进了其他航空公司。西部机场集团的发展仅仅只有三年,在全国影响很大,除首都机场之外,我们就是全国第二大机场集团了。
机场是一个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它不完全是赢利的。对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设,我们率先辐射到了青海、宁夏以及甘肃其他省市,我们起到了先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