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思路 明确方向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天水发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加快天水发展问题的思考之二
中共天水市委书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景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逐步形成了符合我市实际的发展思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完善已有的发展思路,坚持一条主线,实施五大战略,发挥七大优势,突出七大重点,打造五大品牌,推动我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
坚持一条主线 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始终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尤其对经济欠发达、发展速度不快的天水而言,更为重要,更为突出,更为迫切。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围绕加快发展这条主线,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天水发展。

在经济建设中,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天水市情,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全面落实“五个统筹”,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中的重大关系。要统筹城乡发展,针对我市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的实际,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要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针对我市两区经济基础较好,发展较快,五县经济基础相对较差,发展相对较慢,区与区之间、县与县之间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的实际,在加快中心城区发展的同时,积极壮大县域经济,不断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针对我市经济实力较差,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较慢的实际,在加快经济发展中,高度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尽力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针对我市生态脆弱,资源贫乏,自然灾害较多的实际,尊重自然规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统筹加快发展与对外开放,针对我市地处西北内陆,对外开放程度低,招商引资难度大的实际,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区域经济联合,促进天水经济跨越式发展。

实施五大战略 就是坚持实施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商贸活市、旅游富市、科教兴市战略。这五大发展战略,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在长期改革发展实践中,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断适应天水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总结实践经验,坚持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制定的总体发展思路。通过实施五大战略,我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加快了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五大战略以来,是我市发展最好最快,取得成就最多最大的时期。实践证明,实施五大战略,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天水发展的实际,符合广大群众的愿望。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五大战略,积极实施五大战略。

天水是羲皇故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积淀十分丰富,具有特色鲜明的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等五大文化。同时,天水被誉为“陇上江南”,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有小陇山、关山、西秦岭三大林区,植被覆盖率达到37%,是陇上最佳宜居环境城市。这两个方面的资源是天水的独特优势、最大优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同时具备这样两大优势的城市,在全国不多,西北少有。发挥好、利用好这两大优势,能极大地提高天水的知名度,改善天水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的企业、客商、人才来天水投资兴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党的十七大要求,要加强文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发挥我市这两大优势,利用好这两大资源,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发挥我市的特色优势。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把“文化立市”和“生态美市”作为加快天水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升到与五大战略同等重要的位置,形成七个方面统筹发展,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互相带动的新的发展格局。

发挥七大优势 尽管我市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和周边城市相比,在区位、资源、实力等方面有很大差距,但是,我们还具有一些相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具体地说,就是具有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制造加工业优势、农林土特产品资源优势、自然生态优势、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等七大优势。这七大优势,既是我市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托和基础条件,也是我市发展进步的巨大潜力和关键所在。发挥好七大优势,有利于我们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壮大地方经济实力;有利于我们发展特色经济,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有利于我们实现加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践证明,凡是注重利用自身资源,发挥好比较优势的地区,都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如我省的嘉峪关和金昌两市,发挥工业优势,依托当地的大企业,建设了城市,发展了城市;陕西省的榆林和延安地区,过去相对落后,发展缓慢,这几年依托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云南和海南两省,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省的支柱产业。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市情的认识,充分发挥我们的七大比较优势,加大特色资源开发力度,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突出七大重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根据市第五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结合市、县区发展实际,统筹发展全局,坚持抓主抓重,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要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工业经济提速发展。按照“突出一个振兴、建设三大园区、发展五大集群、壮大县域经济”的总体思路,抓住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大力实施企业名牌战略,发挥品牌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工业综合竞争能力,把天水建设成西部装备制造业聚集城市和西部工业强市。
二要坚持抓好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加大农业投入,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改善生产条件,加快“八大工程”建设,深化以土地流转、集体林权为重点的各项农村改革,围绕东牧、西菜、南林、北果的产业布局,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壮大林果、畜牧、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要培育壮大商贸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要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按照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要求,加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和总体规划,改革创新旅游行业体制机制,加强景区景点建设,狠抓旅游特色商品开发,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尽快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建设全球华人祭祖圣地,打造宝天高速公路百里生态旅游线,争创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加快各类市场建设,不断完善市场体系,突出抓好甘泉、西十里两个物流园区和核心商业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四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按照东西延伸、南北扩展、两区相向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强公共设施、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规划建设三阳、社棠等新区,节约集约城市用地,积极拓展城市空间,扩大中心城市规模,努力提高城市化水平。同时,加快城镇体系建设,提高城镇的辐射带动服务能力,努力形成以两区为中心,五县县城为骨干,建制镇和乡集镇为支撑,布局合理、层次清晰、特色鲜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五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按照“走出去、请进来”和引大引强、强强联合、强弱互补、互利共赢的思路,加强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其他城市的合作,狠抓项目前期工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论证和实施一批事关全市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大型工业、交通、能源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六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全面抓好和谐社会建设。要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保、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努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强防灾能力建设,抓好安全生产,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七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坚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陇上最佳宜居环境城市的目标,全面实施蓝天、碧水、安全、宁静、生态五大环保工程,狠抓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源地保护、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坚持抓好生态林、水源涵养林建设和天然林保护,强化土地、矿产等资源的开发管理,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打造五个品牌 城市品牌是城市良好形象的缩影,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标志。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城市品牌,能提高城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带动整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市以来,通过全市上下、各行各业的艰苦努力,我市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全国水土保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等。这些品牌,反映了我市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发展阶段、发展成就和发展水平,为我市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我们要突出打造西部装备制造业聚集城市、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甘肃省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城市、陇上最佳宜居环境城市、国家级重点旅游城市等五大城市品牌。这五大品牌事关全市发展大局,体现全市整体发展水平,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方向和科学定位,也是我市长期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对我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强化措施,全力打造五大品牌,同时,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我市已获得的其他城市品牌,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扩大我市的对外影响,使天水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