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秦州区古民居保护和开发


秦州区政府副区长 何宝平
一要增强创新意识,拓展古民居保护和利用的新思路。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配合,进一步加大对古民居保护修缮工作的投入,加强对古民居,特别是被破坏古民居的抢救保护。借鉴其他地区古民居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好经验,形成“以开发带保护,以保护促开发”的良好格局。
二要增强规划意识,加大对古民居的保护措施。通过规划利用促进保护,突出古民居的整体性和特色性,逐步加以修缮和开发与利用。
三要增强特色和品牌意识,提高文化和旅游品味。要突出秦州古民居特色,加强开发利用,通过招商引资或合作开发等形式,建设具有明清风貌的历史街区、古玩市场和仿古茶楼,真正把古民居旅游打造成具有秦州特色的旅游品牌。
四要增强责任意识,重视申报工作。重视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特别是对保存较好、特色明显,又有保存价值的古民居要做好逐级申报工作,争取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范围。
五要增强古民居利用意识,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要认真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推动天水古民居走出天水,走向外界。
六要增强人才意识,加快古民居保护队伍建设。加强古民居保护与利用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重视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和利用古建筑的专门人才的引进,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扶持,为秦州区古民居保护提供人才保障。
精心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麦积区政府区长 张克强
依托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麦积区四大旅游品牌。
一是打造伏羲文化旅游品牌,突出伏羲文化特色,加快卦台山景点开发建设,吸引全球华人追宗探源、寻根祭祖,使伏羲文化旅游品牌成为天水旅游业的龙头。
二是打造麦积山石窟文化艺术旅游品牌,深入挖掘石窟艺术文化,加快改善以麦积山石窟为中心,包括仙人崖、净土寺、小陇山植物园等在内的主要景区基础设施条件,加大街子温泉、曲溪、黄家峡等附属景点的开发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石窟艺术名山奇峰欣赏游,使麦积山石窟文化艺术旅游品牌成为全国石窟艺术文化旅游的精品。
三是打造生态休闲游品牌,深入挖掘和利用天宝高速公路沿线自然景观,全力实施天水百里生态风情旅游线建设项目,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培育壮大以麦积后川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农家乐项目,建设全市、全省新型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热线。
四是打造高新农业观光游品牌,依托天水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大力发展以城郊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社棠中山万亩葡萄基地及三新阳地区6万亩鲜食葡萄出口基地为主的生态农业观光游,力争“十一五”末建成全省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新亮点。
通过打造四大旅游品牌,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使各景区、景点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促进麦积区及天水旅游业的大发展。
对今后发展旅游业的思考

清水县委书记 雷鸣
面对国家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战略机遇,结合全市“重振旅游”战略的实施和“三城联创”活动,我县旅游业的发展要以轩辕文化为龙头,以轩辕故里为品牌,以打造精品山水城为重点,实施“突破关山,东进关中,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大手笔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起点定位,高投资建设,逐步把我县建设成具有文化镶嵌,特色鲜明的生态优县、文化大县和旅游强县。重点要突出打造一个品牌——轩辕黄帝故里、华夏文明之源;建设一条长廊——牛头河百公里文化长廊;做强一个小区——温泉旅游景区;做优一城两山——山水文化名城;实施五大旅游项目——以县城为主的商务旅游,以温泉为主的康体旅游,以农业园区为主的乡村旅游,以三皇谷森林公园为主的观光旅游和以花石崖、小华山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力争通过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努力形成政府指导,旅游抓总,各方配合,多元驱动,大兴旅游业的良好氛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树强品牌,打造清水旅游新形象。二是打通环线,构筑进出畅通的旅游新环境。三是创新机制,探索多元化发展旅游产业的新路子。四是办好节会,促进商贸旅游新发展。我们要在总结前两届轩辕文化旅游节暨经贸项目洽谈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办好一年一度的轩辕文化旅游节暨经贸项目洽谈会,不断推动清水旅游商贸的大发展。五是拓展市场,展示清水旅游新形象。六是强化管理,提升清水旅游景区新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