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组团赴陕西考察学习系列报道之一
西安高新区 创新的策源地

10月24日,在第四届中国西安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召开期间,天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文卿,市政协主席冯沙驼,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伯年,副市长赵卫东带领我市两区五县政府主要领导、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到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考察学习。
当天下午,我市代表团成员先后走访了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软件园等地,详细了解了高新区的发展情况,并就一些具体问题和高新区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探讨。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全区有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310家,累计转化科技成果近8000项,其中90%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经过17年的发展,西安高新区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迅猛,综合指标位于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前列。西安高新区已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好、市场化程度高、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成为陕西最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2006年8月,西安高新区科技创新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北京中关村和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考察中,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说,西安高新区发展的真正优势和最大魅力在体制创新、产业氛围、服务创新。17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最离不开的就是发展理念的不断创新,机制体制的不断创新,体制创新是高新区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同时,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和成熟的产业发展氛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弥足珍贵的。高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形成集成电路、通讯设备、软件、电子元器件、光机电、汽车、新材料等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实力的产业集群。
李文卿对高新区所取得的成绩表示高度赞许。他说,高新区在体制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创造了丰富经验。他希望西安、天水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两地企业加强联系,互利双赢,携手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本报记者杨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