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杰:天水山绿水清人靓

南阳日报社副总编 张富杰
“还是天水气候好,空气清新不干燥,山绿、水清、人靓。”满头银发的张富杰在伏羲庙盘龙团凤图前挽着夫人合影留念时幽默地对记者说。
在南郭寺听了83岁高龄的周法天老人生动风趣的方言讲解后,张富杰第一个站到杜甫塑像前留影。
“以前都不知道这片土地上还曾留下过诗圣的足迹。”认真读了读二妙轩上杜甫所写的秦州杂诗,他说:“杜甫在1000多年前就曾用笔着力描述过秦州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这是天水丰厚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天水更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回到南阳后,我会在天水的宣传上尽绵薄之力。”
张富杰曾在西安居住过几年,对西北的印象大多停留于西安的感觉上。后因夫人工作调动一同移居至家乡河南南阳。尽管在南阳定居多年,但他一直不习惯那里夏季的酷热。他笑着说倘若天水房价能稍低一些,一定会考虑退休后在这里买套房子来定居。
蓝兰:天水透着一股不加修饰的美

江城日报社副总编 蓝兰
8月30日,阳光分外明媚,伏羲庙溢着一派祥和之气。蓝兰饶有兴趣地聆听着讲解员描述人文始祖“一画开天”的故事,还时不时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着伏羲庙内的影像。
这个浓眉大眼、气质颇好的东北知性女人,讲起话来却透着江南水乡女子的温婉。
昨天下午,蓝兰独自参观了烟雨中的麦积山石窟,一时感触颇深。蓝兰说,此前看过电视上介绍甘肃敦煌莫高窟、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短片,甘肃于她而言,就是大漠孤烟的荒凉景象。但来到天水后,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秀丽的自然风光,让她对甘肃添了新的认识。蓝兰脸上始终保持着真诚的笑容:“难怪天水会被称为‘陇上江南’。”
蓝兰曾为吉林大学教师,1996年进入《江城日报》。作为报人,她认为天水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当好好利用,尤其应在国家级媒体上多做宣传。
蓝兰此前曾多次游览江南各地,此行是第一次来西北。
“原本只想来西北看看这里的大漠风情,不曾想,天水却是满目苍翠,这种美不加修饰,不同于江南水乡的精雕细琢,显得很大气、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