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大难显“大气”
———天水市支援陇南灾区纪实

(配图:天水在线)
兰州晚报:“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强烈的地震波及天水市,天水市两县五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地震发生后,天水市商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紧急部署,迅速将商务机关转变为应急保障机构,随即成立抗震救灾物资保障领导小组,下设5个小组,紧急采购、调运救灾物资。在全面支援天水市两区五县抗震救灾物资采购的同时,还受领援助陇南抗震救灾物资采购的任务。
陇南部分地区是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因天水毗邻陇南,在组织好本市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利用天水与陇南相邻且交通比较便捷的条件,迅速承担起为陇南灾区组织输送抢险人员、运送救灾物资、接收抢救伤员等任务,天水成为陇南抗震救灾人员组织、物资抢运的中转基地和重要后方。截至22日,共向陇南、平凉、甘南灾区筹备转运帐篷、方便面、矿泉水、药品、棉被等11类物资7083吨,空运130架次,汽车转运1576台次,调用装卸人员8305人次,征用各类车辆847台次。

天水市商务局局长宋卫祖说,5月12日,地震发生后,天水市商务局按照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要求,紧急启动《天水市商务局应急保障预案》,5月13日,商务局接到援助陇南抗震救灾物资采购的任务后,紧急采购食品、矿泉水、彩条布、塑钢瓦、手电筒等灾区群众急需物资18个品种,86000多件,紧急空运130架次,运送食品、药品、彩条布150多吨。除每天750吨成品油供应量外,中石油甘肃经销公司增拨5000吨成品油,有力地保障了抗震救灾物资运送工作。仅商务系统采购、运送物资动用运输车辆90多台次,小型送货车300多台次。
目前,天水市商务局全体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密切关注灾中灾后市场供应动态,多渠道组织货源,千方百计保障市场供应,确保人民群众生活不受影响,以及城乡市场供应秩序平稳运行。

相关新闻
陇南紧急医疗救援告一段落
本报天水讯 5月25日下午6时,当本报采访组返回住处时,六辆标有“120”字样的车辆鱼贯进入天水市政府招待所大院。他们是来自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车队,经过十多天的紧急救援,陇南地震灾区的医疗紧急救援工作告一段落,今日返回兰州。
据参与此次灾区医疗救援的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急救科科长龚海军介绍,地震发生之后,省卫生厅紧急成立由兰州、白银以及部分医疗机构组成的救援队于13日奔赴陇南,并于次日进入重灾区文县碧口镇,一直承担着院前治疗、紧急医疗救援以及输送伤员的重要任务,经过十多天紧张艰苦的工作,陇南紧急医疗救援工作告一段落。
灾区重伤员眼含热泪对本报记者说
———“感谢党感谢政府”

兰州日报天水讯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省陇南、甘南、天水等地受灾严重,一些村民不同程度受伤,经过各级部门的通力合作,一些陇南地震重灾区的伤员被紧急转运到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因抢救及时,被转运的伤员目前均已转危为安。
5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耳鼻喉科,一位来自陇南文县口头坝的伤员、今年33岁的杜宗道看到记者前来采访,他忍着疼痛说:“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杜宗道目前被诊断为颌面外伤、上下颌骨粉碎性骨折。
为了不打扰病人治疗和休息,记者找到了杜宗道的大哥杜守仁。他告诉记者,5月12日当天,他们一大家人正在分头忙碌着,突然感到地动山摇,“不好,地震了……”一家十几口纷纷跑往屋外。杜宗道最先跑到院内,此时从附近的山上坠落一块巨石,将来不及躲闪的他砸倒在地,当即昏迷不醒。看到弟弟倒在血泊中后,他将其他的家人安顿好后,马上找来两根木棒及一个废旧椅子,临时拼凑成一个“滑竿”,准备将弟弟送往医院救治。因地震过后,村中通往外界的道路中断,为尽早将重伤的弟弟送往医院。他召集亲属和好心邻居,大家决定一定要将伤者抬出灾区。一路上,大家轮番上阵换着抬伤员,从白天走到黑夜,从黑夜走到白天,次日下午2时许,6个人徒步100多公里,终于将弟弟送到武都医院。医院的专家经过会诊确定,弟弟上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因医院没有能力做此类手术,建议送往就近的天水救治。他将此情况向武都抗震救灾指挥部反映后,指挥部领导高度重视,马上调派直升机将他的弟弟转到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李院长率领医护人员亲自迎接,21日,经过专家的全力施救,杜宗道接受手术,而且非常成功。
据了解,伤者杜宗道一家十几口人,在当天的地震中,除他一人受伤外,上到63岁的母亲,下到3岁的儿子均没有受伤,家中房屋在地震中损毁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