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天水>>正文

老有所养还远吗?——天水市老年人生存状况调查
(2008-3-22 21:32:13) 来源:天水日报  打印本页

老有所养还远吗?

——我市老年人生存状况调查

□漆艳文/图

  编者按:

  我市老年人口比例已占总人口比例的10%以上,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市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开始进入老年型。在完善的养老体系尚在摸索建设之际,养老问题受到的不仅仅是我市老年人的关注,许多即将步入老年行列的人也在为自己未来的老年生活未雨绸缪。

  “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一辈子忙忙碌碌,好不容易退休了,正是享清福的时候,许多老人也很懂得利用这段时间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可是,因为儿女不在身边,身体有疾病等原因,使得我市“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而孤独、没人说话,发生意外时无人援手,更是诸多“空巢老人”面临的普遍问题和隐忧。

  吴艺芳老人今年快68岁了,退休前在我市一家企业工作。一般人退休后,总要经历一段情绪失落期,但吴老是个例外。她说,她很高兴退休,因为从此以后时间都是她自己的了,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她有很多爱好,跳舞、唱歌,还喜欢搞一些经营活动。因此,打从退休那天起,她就没闲过,先是组织了一个老年艺术团活动中心,后来又成立了一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搞一些书刊经营。公司获得的盈利,又用来贴补活动中心。然而,尽管她整天都生龙活虎的,可还是不得不经常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的心脏病。她有两个女儿,都在外地工作。现在,老伴也已经过了古稀之年,将来他们俩如果都动不了了,又该怎么办?当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时,吴老却不愿意多说,只说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吧。

  家住罗玉小区的康怀希老先生今年75岁了,退休十多年来,他一直和老伴及领养的一个小孙女生活在一起。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河南,都算得上事业有成,但正因为如此,他们一年也难得回一趟老家。同时,因为身边有个上小学的小孙女,康老也很难离开天水市。康老现在身体很好,但老伴却有病,长期需要他照顾。每天,康老要买菜做饭,照顾老伴,还要接送小孙女上下学,根本没功夫觉得孤独和寂寞。对于自己和老伴的将来,康老说他现在很少去想,惟一让他挂心的是小孙女的将来,他和老伴毕竟都老了,他们谢世后,小孙女该靠谁呢?

  今年72岁的牛意如老人,四个子女中只有一个二女儿在天水市,但因为工作的缘故,一个星期也不一定能见上一面。平常的日子里,牛老和60岁的老伴生活在一起。牛老的第一个妻子在十年前就过世了,现在的老伴是后来找的,也许是这个原因,家里的大部分家务都是牛老自己做。他说,退休前,自己几乎没有挨过厨房,但现在,一日三餐都由他担当,不过,他不觉得这是辛苦,反而觉得是一种乐趣。“人活着,总得做点什么,否则就太无聊了。”牛老先生现在最大的满足是孩子们一个个都比较争气,基本不用他操心,而最大的遗憾是不能经常见到他们。

  牛老告诉记者,自己因为有糖尿病,每天早晨都要自己注射胰岛素,吃饭要定量。吃多了长远看会有麻烦,吃少了当时就有麻烦,会出现低血糖。因为糖尿病的原因,他的视力和听力都不如从前了,上街买东西、过马路,都很让人操心。说到这些,牛老先生也觉得很无奈。子女是最亲的人,理论上应该靠他们,他的四个孩子也希望他和老伴都搬到自己那里去住。可是,他总觉得年轻人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都和老人不同,住在一起,双方都会有一些不便,因此,他宁愿自己克服困难,也不想轻易搬到子女家。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万一出现紧急情况怎么办?牛老摇摇头说,人生哪有万无一失的?只好到什么山说什么话,将来如果必要,他也会考虑去养老院。

  “家庭养老”面临挑战

  “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养老方式。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独生子女家庭增多,许多年轻人已无暇照顾老人,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国传统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已从根基上受到动摇。

  家住中华东路步行街的杨希凡先生是个生意人,工作紧张繁忙,每天一上班就不知啥时才能下班,家事都扔给了同样上班的妻子。可今年以来老母亲的生活起居,却着实让他犯了难。3个月前,已照顾母亲几年的老保姆,因家里有事辞了工。为了重新请个合适的保姆,他和妻子轮番跑到家政中心,没想到连续请了4任保姆,最终还是没有成功。因为他母亲生活不能自理,许多家政人员一听都不愿意干。好不容易请到一个,干了几天就找借口走了。最后一个保姆更离谱,一次他上班中途有事回家,发现母亲被锁在屋里,连中午饭都没吃,保姆却不知去哪了。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尽管80多岁的老母亲心里不乐意,可为了老人的生活起居和安全,无奈之下还是将其送进了我市老年公寓。

  那么,在我市老年公寓里,老年人生活得如何?今年已70多岁的苗老和他的老伴已在老年公寓度过了两个春秋。谈起自己在老年公寓两年来的生活变化时,老人感慨地说:“现在老年公寓的变化真是一天比一天大,别的不说,光自己住的房子,跟以前就大不一样了。我从内心里感谢党和政府啊!现在,自己和老伴每天早起舒活一下筋骨,早餐后到阅览室去看看报纸杂志,跟老伙计们唱唱歌,跳跳健美操。下午1点半午睡后,就到娱乐室和大家打麻将、下棋,虽然不能在儿女身边,但我们每天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和我聊的最多的是一位姓杨的老婆婆。她告诉记者,由于自己的儿女平时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她,为了不给儿女们增添麻烦,她决定来福利院生活。现在自己已经在老年公寓住了一年多了,这里的医护人员很勤快,对他们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而且老年公寓里吃的住的都挺好,每天老姐妹们有说有笑,在这儿生活就像在自己家一样幸福。

  今年80岁的叶老婆婆感动地告诉记者,在老年公寓里,所有的护理人员就像自己的儿女一样,每当自己蹒跚而行时,他们总会在身旁搀扶;每当自己翻身咳嗽时,他们会悄然递上手帕;有时她情绪失控发脾气,工作人员总是很和蔼地劝说,让她安静下来。而正是这群不是自己儿女却胜似自己儿女的护理人员,让他们这些孤寡和缺少爱的老人实现了桑榆重温儿女情的愿望。

  老年公寓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福利院住的大部分是孤寡老人,只有老年公寓里住的老人是在此养老的,她们都有儿有女,但孩子们或者工作忙,或者身体不好,老人们就选择来福利院安度晚年。

  养老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弘扬了中国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十分重要。今天,我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结构由传统几代同堂的大家庭,转变为现代的父母加子女结构的小家庭。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大部分家庭将逐步演变为“124”结构,也就是一对夫妻、两个家庭、四位老人,这种家庭结构意味着我们将面对更加严峻的养老问题——即独生子女面临的是两个人赡养四位老人甚至更多的老人。在这种现实情况下,以家庭为主的传统养老方式已逐渐变得不再现实。

  养儿防老渐行渐远

  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家庭结构、家庭生活和养老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虽然普遍来说老人名义上由子女赡养,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立生活,大都是靠自己养老。

  赵万保老两口是秦州区太京乡人,虽然现在和儿子同住一院,却是独立生活,其养老生活费用,完全靠自己种田、采摘药材和核桃树的收入来维持,一年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据了解,在我市农村,像赵万保一样和儿子分家过,靠自己养老的农村老年人,就占到近一半。

  “现在年轻人都差不多。”赵万保老两口觉得儿子在村里来说对老人还算不错的。但也常常想起他们那个年代:“我们那时候,都和老人不分家,年轻人把饭给老人先做熟,先让老人吃……现在不同了,但也可以理解,老两口就老两口吧,到不能动弹的那一天,儿子就会管的。”

  赵万保老两口今年都已经66岁了,虽然目前他们完全能靠自己的收入养老,但老人对未来很是担心,原因是现在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干活也没那么便利了。

  据有关部门对我市农村的调查显示,当前,农村传统养老方式——家庭养老的功能正在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规模的小型化、非农化农村劳动力转移、耕地的减少,都削弱了家庭养老的基础,缩小了家庭养老的照料和赡养源。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家庭的凝聚力,削弱了家庭成员互助功能。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可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当今农村,也有不少子女孝顺观念很淡薄,他们认钱、认权,但不认爹娘,也不尽赡养老人的义务,致使许多老人流离失所、有家难归,老人的权益被儿女侵害的现象很普遍,令人倍感凄凉和痛心。

  麦积区某乡镇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早年丧偶,一直和小儿子生活在一起。老人早年间攒了1万多块钱,想留着将来给自己办后事用。可是,小儿子夫妇俩整天惦记着这笔钱,老人不肯给,他们就在生活上刁难老人,不给老人吃饭。无奈之下,老人天天上街买饭吃。后来,小儿子不再有耐心,索性强行跟老人夺取锁钱柜的钥匙,两人厮打中,儿子操起一根木棒,一棒就把老父亲的胳膊给打折了。

  甘谷县某村有一位62岁的母亲,膝下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她本人和在县城做生意的儿子儿媳同住。这个母亲身体健壮,常年在县医院和机关灶上担泔水和剩饭菜在家养猪,每年都能卖3到5头肥猪,对家庭经济有自己的一份贡献。可在家里,她却从来没有经济自主权,所有的一切都是儿媳妇说了算,自己赚来的钱也必须交给儿媳。一次,自己的小女儿来看她,她就把家里的一袋大米给女儿让她拿回家吃,儿媳回来发现后,对老人是破口大骂,还不给饭吃,老人无法忍受,便悬梁自尽了。

  我市老龄委有关同志告诉记者,现在处于老年状态的人,年轻时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即将进入老年阶段时,又适逢国家经济转型,可以说是一生艰辛。而在当今农村,养老几乎全部仰赖家庭,失去了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往往也就失去了家庭经济的支配权。自己挣不来,又没有权利支配家里的钱,一旦碰到忤逆子,境况就可想而知。然而受“家丑不可外扬”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村老人在生存权与生活权被侵犯后,大都是选择默默承受。实在受不了时,宁可自杀,也不去法院或其他机构维权。还有一少部分农村老人,因为有过再婚或其他一些特殊经历,而被双方子女遗弃,晚景凄惨。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就算是子女孝顺,但鉴于许多农村家庭收入微薄,经济上常常捉襟见肘,在养老和供小发生矛盾时,首先牺牲的往往也是老人。因此,就算是子女比较孝顺的家庭,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依然存在问题。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01页  [01]  [02]  


新 闻 推 荐

2008(戊子)年甘肃省公祭伏羲大典6月22日举行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 马英九萧万长获胜
·陈水扁当局“入联公投”遭台湾民众否定
·宋楚瑜贺马英九当选 吴伯雄:尽速谈国亲合并
·女专家:如有人把中国当敌人 我们将接受挑战
·马萧选举大胜 连战称台湾不再有对立仇恨(图)
·民进党:遭创党20年来最大挫败 败选会认输
·美军上将自称不是中国两栖侦察女兵对手(组图)
·美军驻日第七舰队针对台海局势大幅加强兵力(组图)
·台军公布解放军动态:大陆战机避开“台海中线”
·南少林寺武僧功夫惊世 大秀水上漂铁头功(图)
·达赖集团加强与“东突”组织勾结 策划恐怖活动
最 新 图 片

田亮叶一茜首谈恋爱细节 坦言初为父母很紧张(图) 周恩来茅台招待尼克松 总统喝到“胡言乱语”(图) 明星大片:惊世骇俗性感女秘书 西方媒体炮制不实西藏报道(组图) 国家林业局鉴定湖南华南虎录像 称确是猫科动物 拉萨大昭寺喇嘛代表慰问保护庙宇武警官兵(图)


相 关 新 闻

2008(戊子)年甘肃省公祭伏羲大典6月22日举行
岷山厂划转天水市管理协议在京签署 张景辉讲话
杨维俊率天水有关企业负责人考察西电集团(图)
张国华:真抓实干 加快天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步伐
宋敬国在市委党校2008年春季主体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3月19日,天水市长张广智赴秦州区调研(组图)

最新新闻
·老有所养还远吗?——天水市老年人生存状况调查
·共青团天水市麦积区七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
·天水市政协文史委征稿启事
·天水伏羲文化节6月22日至25日举办 邀请嘉宾3000人
·2008(戊子)年甘肃省公祭伏羲大典6月22日举行
·组图:全市档案地方志工作会议召开
·柴金祥:突出抓好民生水利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刘养民:严厉打击“黑心秤” 坚决整治“黑心店”
·我市启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
·我市将稳步推进国企改革
·天水市工商系统天平行动暨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视频会议召开
·岷山厂划转天水市管理协议在京签署 张景辉讲话
·杨维俊率天水有关企业负责人考察西电集团(图)
·张国华:真抓实干 加快天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步伐
·张广智在秦州麦积调研时强调:为人民谋利益
·构建和谐房产——专访天水市房管局副局长杨志刚
·麦积区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即将全面启动(组图)
·“2008·走进天水”摄影:桃花盛开的季节
·“2008·走进天水”摄影:柳芽吐绿
·3月19日,全国见义勇为英雄表彰大会在天水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