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劳务经济“蛋糕”越做越大
输出70多万人次揣回21亿元票子 天水劳务经济“蛋糕”越做越大
本报天水讯(记者 赵建卿)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孙集寨村,去年有170多人在外地打工,收入达到130多万元,超出该村农业总收入3倍多,农民们数着一沓沓票子喜笑颜开。如今天水市劳务产业越做越大,2007年全市输出70多万人次,劳务收入达21亿多元。
天水市委、市政府把扩大劳务输出作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健全了以县区职业培训为龙头、职业教育和民办培训为主体的培训机制,确定了71个农民培训基地,通过“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百万农民培训”项目,对3.14万名农民工进行了岗位技能培训。对18个专业的一万多名农民工进行了职业技能鉴定,去年向上海、江苏、浙江、广州等地输出的8000多名从事机械制造、电子装配等工作的劳务人员,以其素质高、工作认真,普遍受到用工单位好评。
天水市还利用节庆等时机举办劳务推介洽谈会,宣传介绍天水劳动力资源,积极和全国各地500多家规模企业联络,进一步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扩大了天水劳务人员的影响。去年全市组织5.6万多人赴新疆摘棉花,收入1.2亿元。
天水市委、市政府及时了解劳务人员的生活、工作、权益保护、社会保障等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维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去年,全市依法为农民工追讨工资710多万元,为8424人和1317人分别办理了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为1566户9520人补签了劳动合同,为531名农民工提供了7.2万元的返程路费和生活困难救助,为15万农民工免费发放了劳务银联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