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就是影响力,品牌就是服务力。
近年来,西关街道始终秉承“用心察民情、耐心释民惑、热心解民忧、全心为民生”的“四心”服务理念,大力发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大胆创新,不断总结、提炼工作中的好方法、好经验,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有较大影响力的工作品牌,有效促进了干部队伍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在2015年召开的全区街道社区工作会议期间推出的便民服务四个品牌中,西关街道有其二,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极大鼓舞。立足岗位争先锋,创新创业创佳绩的热情更加高涨,辖区呈现出一派平安、祥和的喜人景象。

“1314”行动
近年来,西关街道为实现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家家共享的良好局面,创新推出平安建设“1314”行动。同时,还创造性地设计了“平平”和“安安”一对苹果元素的卡通形象,彰显了对辖区广大居民群众“一生一世,平平安安”的美好愿景。“1”即坚持以德治街,树立一个宣传教育为先的理念;“3”即构筑平安小区、平安企业、平安校园三道防线;“1”即坚持依法治街,创新推广“一社三会”(一个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召开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矛盾纠纷化解模式;“4”即坚持服务群众,奏响“民情四部曲”,全方位、多层次深化平安街道建设。西关街道平安建设“1314”行动,将法治文化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将法治内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德有法,德法相融,由德治到法治,由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由党政同治到社会共治、居民自治、群防群治,最终通过平安建设“五个一规划”,实现集小安为大安,集局部平安为全区平安的大平安理念。

“红袖标”志愿队伍
近年来,西关街道按照推选十个平安小区、百户平安家庭、千名红袖标志愿者、辖区万余户家庭共同参与平安建设“十百千万”平安建设推进计划,积极组建群众性治安巡逻队伍,提高群防群治工作水平。截至目前,全街道已有600多名志愿者,他们中有社区工作人员、有居民小组长、有沿街商户代表,更有热心的小区居民,大家经过培训自愿组成了这支队伍。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热情助人,帮扶居民,更像一个个“活探头”,及时捕捉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将温暖与安全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聚宝盆社区居民马恒基作为志愿者加入社区巡逻队,除了日常巡逻,主要的任务就是访问民情,解决纠纷、困难,对一些特殊人群进行跟踪,将情况及时反馈给社区。有一次,他在巡逻途中,发现靠近路边的聚宝盆小区有人要跳楼,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同时发动周围商铺、邻居找来棉被和气垫,做好应急救助。后来了解到,跳楼人是因患有精神抑郁症,一时想不开,所幸发现及时,才未酿成大祸。就是平常这样的点点滴滴感染着居民,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红袖标因此受到大家的尊重和信任,居民们因此亲切地称红袖标是身边的安全“保姆”。西关街道的“红袖标”志愿者,天水晚报作为“今日推荐”做了专题报道。

“一社三会”
近年来,西关街道把“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融入矛盾化解工作中,并结合实际,创新推出了“一社三会”矛盾纠纷化解方法,在各社区全面进行推广。“一社三会”即针对一个热难点问题,先组织居民召开“听证会”,让居民自己讨论,形成一个最佳的解决办法,然后召开居民“协调会”具体协商解决的措施,现场就地解决,最后邀请相关人员召开“评议会”,总结经验,评议不足。就是用这个办法,解决了赵氏祠堂修缮中因住户拆迁导致工程延误三年不能动工的重大矛盾纠纷、电缆厂因集资房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和赴省进京长期缠访的马子禄牛肉面馆重大合同纠纷,并解决了赵家巷4号院大门修缮、自由路91号院公用设施维修等20多起邻里矛盾纠纷,为社区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天水日报以《“一社三会”专治老社区“疑难杂症”》为题在二版头条作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