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秦州】
檐分江河
——秦岭分水阁简介

秦岭分水阁位在秦州区秦岭乡关砚村砚台山下(现秦岭中心小学旧址背后),距天水市区34公里,始建于清乾隆五年 (公元1740年),1992年进行了整修。
分水阁坐北朝南,为马鞍架式结构,有大殿三间。每逢降雨,大殿屋脊将滴水溅落分为两半,后檐之水从左家巷道朝南折东经牡丹镇,过木门道入西汉水,经嘉陵江而入长江;前檐之水流到盘龙山脚下向北流入藉口镇缑家庄等境内,先投藉河,入渭河而汇入黄河。同样在看似平常的左家巷道分水带上,至少有四五家村民的屋顶也能分水。村民睡在炕上,可能头枕黄河流域而脚在长江流域;随意站立,尺寸之间,一脚踏在黄河流域,一脚踩在长江流域。更让人称奇的是,在左家巷道口和秦岭分水阁文化舞台(老戏楼)背后的杨家沟口,依然可分水到江河。此景观华夏少有,堪称一绝。
分水阁内,民国天水专员胡绶谦曾书“忠勤敦朴”匾额,著名书法家苏适先生题匾“滴洒江河”,原邓宝珊将军秘书张举鹏撰联“万里东书城一统,千年河汉生政檐”等等,特别是近年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多次专访,吸引了一大批省内外著名书法家、诗人、楹联家寻访胜迹,使分水阁逐渐声名远播。
有联云:脊卧东西分南北,檐接天水入江河;秦岭有水分江河,砚台无墨写春秋;檐可分水何须用岭,山能作砚不必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