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百联千扶万帮”工程对症下药治“贫疾”
(秦州区外宣办 刘可) 在“百联千扶万帮”工程实施过程中,秦州区紧盯改善基础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引进技术资金、化解矛盾纠纷,通过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的深度融合,着力提高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
农村地理条件差,基础设施欠账大已成为制约秦州区农村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该区将在实施重大交通建设项目的同时,今年力争提升改造3至5条区乡公路,打通贫困村对外联接的“大通道”;实施推进68条223公里“村村通”水泥路建设,加强乡村道路的整修与养护,抓好农机路和产业路建设,畅通贫困乡镇村组的“小静脉”,解决农民出行难和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扩网改造、“五小”水利工程、堤防建设和绿化、中小河流域治理、水保生态、节水灌溉等重点建设项目,进一步解决贫困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农电保障工程等基础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
在富民产业培育上,该区计划落实“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人人有致富技能”的“三个有”工程。在果蔬产业适宜区,按照建设大基地、发展大产业、推动大发展的思路,实施好片带式发展和整流域推进,集中抓好果树建园工作,实现“人均两亩园、收入过万元”的目标。在不适宜发展果蔬产业的贫困村,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畜牧养殖和劳务输出,让每户困难群众至少有一项适合自己的致富门路。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仓贮、物流等服务业,鼓励帮助发展电子商务,确保农产品产得出、销售旺、能转化、促增收。此外,还将积极探索农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深入挖掘农村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加快发展以吃、住、娱为主的农家乐,培育推介富有乡土气息的旅游产品,让贫困群众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获得更多效益,确保贫困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在技术资金引进上,帮助贫困群众了解掌握相关政策内容和投资方向,通过衔接项目,争取资金,破解融资难题,发展致富产业。统筹安排扶贫专项资金与双联行动引进资金的使用,推动帮扶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聚集,扶贫政策向贫困村、贫困户聚焦,集中解决贫困村、贫困群众的发展难题。按照培育新型农民的要求,在“人”上作文章,加大贫困家庭劳动力的培训力度,结合农民需要和市场需求,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能力培训,力争使农村适龄劳动力都掌握一门实用技能。
在矛盾纠纷化解上,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由帮扶干部协助乡镇、村组入户走访,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疏导情绪,及时调处邻里纠纷,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集体上访事件的苗头纳入视线,早发现、早控制、早调处。同时,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推进“双联行动法律服务直通车”活动,全面开展律师结对服务,年内实现双联村法律服务直通车全覆盖。针对农村高彩礼婚姻突出的问题,广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提倡婚姻自主、节俭办婚事的新风尚,发挥好民间红白理事会在婚丧嫁娶中的协调、宣传、监督作用,有效防止农村家庭因婚姻而返贫。加大惠农政策落实的督查力度,结合实际制定帮扶村村规民约,建立村民议事制度和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实现大事集体决策,矛盾纠纷村内解决,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农村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