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民生热点 回应百姓关切
秦州区区长何东做客“群众路线大家谈”视频专访摘要

4月11日下午,在天水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秦州区委副书记、区长何东做客天水日报社天天天水网“群众路线大家谈”视频专访栏目,就此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关心的与群众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现场作了回应。
记者:我们秦州区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具体有哪些与群众直接相关的措施?
何东: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区委、区政府专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以小巷道治理为切入点,对城区仁和里巷、尚义巷、胜利巷、进步巷等20余条巷道从路面、排水、照明等方面进行了整修改造,目前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的5条,其余小巷道5月底前全面完工;对成纪大道北关桥头至市三中段两侧、工农路东侧、金龙大厦北侧、商业大厦北侧、大众南路西侧等路段约2.3万平方米的人行道进行整修改造,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一半;对新华路西侧公厕、青年北路公厕、大众路公厕等重要节点的20座公厕进行提升改造,目前已开工15座,完工投入使用5座。在公厕改造过程中,区住建局充分考虑了改造公厕可能对群众造成的不便,采取渐进方式逐步展开,这就是还有5座公厕没有开工的原因。最近,又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南城根巷、廖家磨东侧巷路难行的问题,长仪路、皇城路至氧气厂段无路灯的问题,伏羲城、龙城广场、中华东西路步行街灯不亮的问题,城区重要节点无公厕的问题,区住建局将立即着手研究解决,有的正在解决中。目前,开工整修改造的小巷道已达到24条,在公厕提升改造的同时计划新建公厕4座,同时还计划收回一些社会收费公厕的管理权,通过维修改造纳入免费公厕管理范围。通过这些民生项目的实施,切实解决城区巷道“路不平”、市民“如厕难”的问题。
另外区上还专题安排城市“八乱”整治工作,集中开展了流动摊点清理工作,对城区废品收购点进行了清理规范,对破损的市政、园林设施进行了补修,加大了城区主次干道清扫保洁力度。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清理整顿,城区脏乱差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市容环境卫生较之前有了较大改观。
另外,包括农村公路灾后恢复重建、教育教学、卫生服务、民政服务、劳动案件投诉受理等方面,我们也将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
记者:去年我市遭遇了多年不遇的暴洪灾害,灾后重建工作面临很多困难,网友说的“钱家坝是我们几代人的家,但去年一场大水,我们的家园满目疮痍,现在我们最关心的是安置区建设、河床清淤、河堤道路维修加固、排洪渠建设等进展情况如何,我们的家园何时才能恢复昔日的面貌。”
何东:去年暴洪灾害给包括秦州在内的整个天水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现在灾害已过去了七八个月,我们正在抓紧进行灾后重建,但客观地说,难度很大。秦州区整村或部分易地搬迁涉及4乡镇17个行政村1136户,共选定7个重建安置点,计划今年7月底完成所有安置点房屋主体建设工程,10月份达到入住条件。
全区灾后重建项目共有25个,概算投资约3.97亿元,其中,娘娘坝镇所占灾后重建项目18个,涉及资金约2.84亿元,要占到总投资的71%。在娘娘坝镇,钱家坝作为最大的重建点,计划安置易地搬迁农户593户,已按一级标准完成了地质灾害安全性评估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方案、土地整理实施方案、地形测绘和规划、征地补偿等前期工程,规划建设安置房屋593套,修建村内道路12.1千米。
目前,在钱家坝村,8个住房建设工程队已经进场,进行地基开挖、场地平整、土方填埋等基础设施建设。届时,这里将会成为一个功能完善、生态优美、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同时,全区交通、水利、地质灾害治理等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工作正在全面推进,区国土、水务、交运、住建、教体、供电6个部门协调配合,紧抓涉及泥石流及滑坡治理、学校搬迁、农村电网、道路桥梁修复等23个灾后重建项目,力争在5月中旬以前完工。我相信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努力,我们的家园将再现昔日风采。
记者:有网友发帖说“罗玉小区的马路市场都能把人挤死,原来马路市场还离得道牙比较近,现在摊点越来越往路中间靠拢了,过往车辆包括23路公交车只能绕来绕去,险象环生,希望领导能够关注一下。”
何东:这名网友反映的问题相当典型。客观来说,秦州区由于是老城区,规范性市场少,而且分布也不尽合理,市场建设滞后与群众生活所需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罗玉小区表现尤为突出。作为我市最早、最大的开放式住宅小区,罗玉小区人口密集,人流量大,唯一的一处社区市场东方红市场在城中村改造拆迁后,市场内的大量摊点无处经营,外溢至罗玉小区人行道上,形成占道经营问题已有多年。
从我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罗玉小区三星路、岷峪路有占道摊点500多家,其中固定摊点244家、流动摊点近300家,是罗玉小区居民最主要的饮食、蔬菜、百货供给场所。由于罗玉小区占道摊点数量庞大,附近没有市场可供疏导,对于罗玉小区占道经营问题,在新市场建成之前,区综合执法局借助道路两侧的人行道、空地,对沿路摊点进行疏导安置,将占道摊点全部规范在了人行道上,在方便群众生活的同时,保证了街区秩序和道路畅通。下一步,将对占道摊点定点设摊,统一划线,规范管理,待新市场建成后进行疏导安置。
同时,对目前的马路市场进行逐步规范,进一步明确管理主体,靠实管理责任,解决市场管理责任不清、无管理主体单位的问题;完善市场设施、平整场地,解决临时市场条件差、无设施、无场地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将要求城管部门严格监督,解决摊点占道、外溢问题,尽最大努力在提供便民服务的同时维护市场周边秩序。
记者:区委、区政府对教师乱办班、教育乱收费、择校热、招生难等问题,有哪些应对的措施?
何东:就在前不久,秦州区教体局根据前期向群众征集梳理的“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乱招生、乱订教辅”的“五乱”现象,结合实际,制订了《规范学校教师行为的规定》。这个规定总共有八条内容:一是严禁教师在校外兼职、办辅导班、补课收费;二是严禁教师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三是严禁教师接受学生和家长的谢师宴请、购物券、礼品礼物;四是严禁学校和教师强行要求学生征订教辅材料;五是严禁教师在校园内所有场所吸烟;六是严禁学校组织学生补课收取和变相收取费用;七是严禁上课期间机动车辆进入校园;八是严禁在校园内开办食品、百货等经营性门店。这“八个严禁”是我们针对“五乱”现象敲响的重锤,必将对敲打出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产生重大影响。
规定已经出台,重要的就是去严格执行,我相信,有了区委、区政府和广大群众的监督,加上教育部门自身严格执行,教育“五乱”现象应该会有明显的改观,请大家予以监督。
记者:最近“温州600住户花26万元买高音炮‘对抗’广场舞大妈”在全国引起热议,秦州也有类似情况,有网友反映:“我是伏羲庙周围的居民,每天早上到晚上就有人弄个大麦克风,在广场大声唱歌或唱秦腔,有时候下午就开始唱,唱得很难听,一点办法都没有,天天到晚上11点还在唱戏。”
何东:广场舞噪音不单单是温州或者天水的个案,这是一个目前比较普遍的矛盾。如何满足群众的健身要求,又不对其他群众造成影响,我们秦州区城管部门也在不断进行探讨,我的要求是尽量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我从城管部门了解到的情况是,秦州区城管部门对于伏羲广场的噪声问题,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进行解决。一是限定时间。中午休息时间,绝不允许在广场内进行产生噪音的任何活动。二是降噪。对于晨练人群,要求其活动场地选择上必须尽量远离居住区,同时控制音响音量,防止产生过大噪音。4月1日以后,伏羲广场的管辖权交给了区住建局,区政府也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督促区住建局对类似问题予以重点关注。
由于时间的限制,访谈中回答的问题是经过整理,挑选群众普遍关注的部分问题,访谈中何东表示,群众的关注就是区委、区政府工作的动力,他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关注这次话题征集的广大群众表示感谢,同时也将尽量确保这些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何永德 黄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