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特大暴洪 秦州区娘娘坝等乡镇严重受灾

(秦州区外宣办) 2013年7月25日凌晨1时至中午12时,秦州区娘娘坝区域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最大的钱家坝村达119.7毫米。此前在6月20日、7月8日不足20天内,该镇境内曾连续两次遭受特大暴雨侵袭,且近一月多持续阴雨天气,致使山体含水量严重饱和,土质松软,加之7月21日强降雨、22日岷县6.6级地震波及,本次特大暴雨致使娘娘坝镇境内大范围出现山体崩塌滑坡、山洪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极其严重损失。

截止目前,暴洪及山体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秦州区16人死亡,4人失踪。其中,娘娘坝区域15人死亡,4人失踪;大门乡1人死亡。受伤12人,其中重伤4人,轻伤8人。大量民房倒塌,农田被淹,316国道、上李公路、董甘、刘十战备公路等国、省、县、乡道主干线被暴洪冲毁或受泥石流阻塞全部中断,娘娘坝境内通村道路全部损毁,电力通讯中断。目前已掌握情况的有娘娘坝、荣光、南峪、小南峪、沿川子、金池、张山等25个行政村,但仍有沟门、杜家庄、长河等3个行政村因道路损毁、人员无法进入而情况不明。经初步排查,目前仅娘娘坝、荣光、钱家坝3个村共发现山体崩塌、滑坡地质灾害31处,其中大型2处、中型13处、小型16处,严重威胁759户3892人生命财产和2所学校、镇派出所、水厂、苗圃安全。

从6月20日至7月25日1个月时间,秦州区娘娘坝区域连续不间断降雨,尤其“6.20”、“7.08”、“7.21”、“7.25”遭受四次特大暴雨侵袭,致使区域内山体含水量饱和、土质疏松,发生重大地质灾害的风险不断加大,其间,市、区、相关部门多次在特殊天气发生前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并迅速传达到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各乡镇在第一时间内将信息传达到各村、组和包村干部责任人,逐一靠实责任。在“7.25”特大暴洪灾害发生前,按照省政府应急办7月23日重要天气预告(第87期),娘娘坝镇于7月24日14时40分向各村发出防汛预警通知;区国土分局与区气象局当天下午17时又联合发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区政府办第一时间传真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及区直各相关部门,并每隔2—3小时由值班人员打电话督查;市气象局于7月24日23时20分,发出暴雨橙色预警;区政府、区防汛办于25日凌晨迅速传真通知各乡镇做好预警防汛防灾工作;娘娘坝镇与当时零点32分再次向各村发出防汛防灾通知,由于暴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泥石流、山体崩塌、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25日8时左右,已有18个村无法联系。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迅速奔赴灾区,全面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暴洪地质灾害发生后,省、市、区高度重视,马世忠、王锐、杨维俊、郭奇若、张明泰、蒋晓强、李治林、王钧、张江武、逯克宗等市领导,民政厅副厅长郭化锋、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阮文易、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钟义等省直部门领导和省军区副司令员祁学军,天水军分区司令员李建中,天水消防支队支队长郭学锋、政委盛光明,武警天水支队支队长马元平、政委盖国钦等部队领导第一时间赶赴受灾一线,查看受灾情况,指导抢险救灾工作。秦州区委、区政府及时成立娘娘坝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设九个职能工作组,紧急启动三级响应,区四大组织领导分头行动,深入受灾一线,排摸灾情,指导抢险。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受灾一线,现场坐阵指挥,调集各方力量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工作。省军区、21军防化团、天水武警支队、消防支队、预备役旅紧急调集官兵400余人开展人员搜救、道路抢通等工作,全力抢险救灾。21军防化团正全力开展上李公路抢通工作;武警支队在完成荣光村抢险任务后,全面投入上李公路抢通工作;省军区、天水预备役旅和消防支队全力开展刘什公路及孙集至刘家河道路抢通工作。特别是市消防支队50多名官兵在支队长郭学锋、政委盛光明带领下,在连续多日参加岷县地震抢险后,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第一时间赶赴受灾严重的娘娘坝镇南峪村转运2名受伤人员和246名群众,连夜解救出受困群众34名,7月26日又紧急参加南峪行政村刘家河自然村救援工作,抢救被泥石流埯埋人员1人,搜寻到遇难者遗体8具。市、区水务、交通、公路、电力、通讯等部门和单位组建应急抢险队,紧急调集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40多台,出动抢险队伍370余人,全力开展316国道、甘什公路等境内主干线抢修抢通工作,截止目前,316国道全线基本抢通,河道疏浚等相关抢险救灾工作也在同步进行。省、市电力部门出动人员160多人,积极开展电力线路抢修工作。市、区电信部门在全力保障电信信号畅通的同时,配发100部电信手机和2部移动电话支援灾区用于抢险救灾人员和抢险救灾指挥部开展通讯联系。天水移动公司积极协调省移动公司,调动青海省移动公司全力支援开展移动受损光缆抢修。市、区卫生部门调集医疗卫生人员80多人(次),出动急救车辆18台(次),转移救治伤员12人,在各安置点设立医疗服务点,积极开展集中保健宣传、心理疏导和卫生防疫工作。7月25日灾情发生当日下午,针对全镇28个行政村尚有21个村无法进入、情况不明的严峻形势,一方面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由区、镇两级干部组成8个工作组,26日上午一早翻山越岭,涉河过水,深入各受灾村庄,掌握受灾情况,另一方面针对救援力量不足、物资储备紧缺等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在市上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支救援力量迅速进入。目前,各项抢险救灾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为确保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区交通运管部门调运客车183辆(次),往返灾区开展灾民转移避险工作。共转移避险群众8867人,其中:转运市区投亲靠友分散避险6715人,在娘娘坝镇政府、卫生院、林业派出所、娘娘坝道班、南峪、原李子乡政府、柳林及皂郊镇兴隆小学、兴隆中学、皂郊中学等10个安置点集中转移安置2152人。为保障集中转移避险安置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住所、有医就,市、区民政部门紧急调运帐篷280顶、折叠床220张、床板200张、棉被600床,蜡烛10箱,手电200个,方便面1600箱,矿泉水150件,馒头2000个,火腿肠10件,鸡蛋6箱,转移避险群众的生活得以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情绪基本稳定,灾区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下一步,秦州区将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调动一切救援力量,以人员搜救为第一任务,在消防、武警等部队官兵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下,想尽一切办法尽快深入情况不明的沟门、长河、杜家庄3个行政村,及早掌握受灾情况,疏散转移受灾群众,全力开展人员搜救。组织动员一切力量,全力加快道路抢通,打通生命通道,深入各受灾村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力争将群众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继续采取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相结合的办法,做好受灾群众和受威胁群众的转移避险安置工作,全力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