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宣传秦州区在率先跨越促发展、抢抓机遇求突破、改革创新破难题、千方百计惠民生、精诚团结重实干中的做法、成就和取得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的热情,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特开设【跨越•发展】专题宣传栏目,现刊发系列报道之二:《秦州大力推进农村党建组团式示范创建》。
秦州大力推进农村党建组团式示范创建

(四大组织领导参加秋季果树建园植树活动)
2012年,秦州区以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以统筹整合、联动协调,整体推进、力促晋位,集中打造、做大做强为主要措施,以区域示范、整乡(镇)示范、群体示范为基本形式,以示范带、示范乡(镇)、示范群建设为重点内容,以实现四个转型跨越(由示范点转型跨越为示范群、由示范线转型跨越为示范带、由示范村转型跨越为示范乡(镇)、由党建示范转型跨越为发展示范)为主要任务,大力推进组团式示范创建活动,开创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2012年改扩建的中梁乡草胡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统筹整合,联动协调。坚持把资源整合的理念和方法贯穿于示范创建工作始终,做好综合结合,强化联动互动。在领导力量上联手。结合“双联”行动,包抓中梁乡的13名市级领导深入调查研究,协调落实资金639万元,切实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区级领导和区直单位及时跟进,形成联抓态势,先后在玉泉、中梁召开道路建设现场会、产业发展观摩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促进会等15次;组织动员农、林、水、扶贫、建设、民政、卫生、交通等各职能部门下乡进村送政策,联席办公抓协调,定期督查问绩效;乡镇紧紧围绕市区安排部署,自我加力,认真做了抓支部、抓落实等的各项工作。在资金投入上联合。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区级财政列支、配套、奖补,小额信贷融资等形式,将资金重点使用、打包下拨,发挥最大效益。今年,全区共发放妇女小额贴息贷款5.4亿元,区财政一次性拨付中梁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00万元。同时,区上在足额预算组织工作经费1290万元、落实党建专项经费150万元的基础上,还整合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资金748万元,乡镇筹措组织建设资金1400多万元。在项目实施上联动。坚持把各类涉农项目统一规划、统筹实施,年内投资1.5亿元,实施村村通水泥路建设101条387公里;投入1600万元,在玉泉镇烟铺村建成占地15亩,包括组织活动场所、交易市场、产业路、人才培训基地等在内的高标准综合性示范点;在中梁乡整合实施完成了村村通水泥路、果树建园、危旧房改造、亮化美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等项目,推动各示范点完成串点连线、扩面提升,丰富了组团式示范的内容。

整体推进、力促晋位。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的深入开展,针对示范创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措施落实,力促整体晋位升级。抓书记,提升基层组织带头人素质。着眼“配优”,跟踪换届后村级班子运行情况,结合年度考核,对工作表现差的30名村党组织书记和128名村干部进行了调整,对村情复杂的7个村,下派乡镇得力干部甚至班子副职任职,有效解决了一些村书记难选的问题;着力“训强”,举办了村党组织书记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专题培训班,对400多名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全员轮训;通过请领导讲课、互动座谈交流、学员现身说法、组织观摩学习,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组织16乡镇党委书记到清水、张川学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管用工作,组织玉泉、中梁等乡村两级干部到成都等地参观考察,到麦积区曹石村、武山县马力镇北顺村等实地“取经”,努力解决眼界不宽、能力不强、素质不高的问题。着重管理,加大对村干部坐班上岗的抽查、检查,严格对阶段性工作任务的督促、考核,推行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和村级监委会,扩大对村干部的民主监督,及时查处、通报工作不力、出现问题的村干部,促进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抓阵地,增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功能。针对我区村阵地建设欠账大的实际,区委、区政府专题研究,把村阵地建设列为全区重点工程之一,加大资金投入,在去年完成40处并下拨32万元配齐办公设备的基础上,今年,又组织重建68处,总面积12132 平方米,平均面积178.4平方米,总投入1600多万元,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都有阵地。在玉泉镇、中梁乡,统筹考虑村“两委”办公场所、文化、体育、卫生等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实现共建共用、资源共享,一次性建成综合性村民服务活动中心13处,实现两乡镇所辖48个村标准化阵地全覆盖。抓制度,确保基层党组织规范运行。突出务实管用,着力健全完善规范的工作规程和长效运行机制。结合换届后工作运行情况和“效能风暴”的要求,乡镇普遍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决策、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针对村级党组织作用发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村干部的考核管理办法,加大日常工作和阶段性任务的考核,明确党务、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建立一站式、代办式服务,促进各项惠农富民政策和便民利民措施落实。抓整顿,解决影响组团示范的突出问题。为了弥补组团式示范的“短板”,通过配强班子“带”、强化培训“提”、完善制度“管”、整合力量“抓”等措施,筹措200多万元,专项用于后进村整顿转化,精心选派10名优秀科级后备干部到后进村担任第一书记,对后进村逐村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明确具体时限,向党员群众公开承诺,接受监督,做到“四不撤离”(建不好班子不撤离、选不准发展路子不撤离、解决不好突出问题不撤离、达不到群众满意不撤离),推进10个后进村级班子全部转化升级,打牢了组团式示范的基础。

(平南镇孙集村新农村新貌)
集中打造,做大做强。坚持把集中连片打造、全面提升功能作为示范创建的重要抓手,有效发挥了党建引领、经济带动、服务示范的作用。打造了覆盖广泛的示范片带。按照辐射面广、示范性强的要求,打造了藉河川道流域和316国道沿线党建示范带。创建成运行规范的示范乡镇。玉泉镇、中梁乡率先实现“八个”全覆盖:小额信贷业务全覆盖、融资担保服务全覆盖、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劳动力输转全覆盖、乡村公路建设全覆盖、公共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全覆盖,标准化“两委”办公服务场所全覆盖、村级商贸综合服务社全覆盖。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示范群体。主要有皂郊镇董家坪村、贾家寺村,汪川镇斜坡村、闫集村等涵盖7乡镇40个村的有较大规模、有产业支撑的党建示范群,辐射带动其余乡镇和村创建成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党建示范点。凸显了推动发展的示范效应。组团式示范创建的深入开展和持续推进,促使党建示范创建活动实现了由低到高的层次提升,由小到大的规模转变,由点到片的面上拓展,由外到内的潜力挖掘,由单一示范向综合示范的转型跨越,促使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阵地服务管理作用、产业主导支撑作用、项目助推发展作用充分发挥,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强大引擎。

(太京镇席范村村通水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