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冬时节,红堡镇余川村到处一派生机盎然景象----蔬菜大棚基地人头攒动,规模化养殖棚舍猪羊满圈,林路渠网纵横交错,农家院舍整齐划一。昔日只求温饱的余川村农户,通过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拓宽致富门路,如今观念新了,干劲足了,致富路子更宽了。细问余川村悄然发生的变化,广大干部群众异口同声说,这都是“双联”行动为我们带来的好处。

12月13日,中共清水县委副书记、县长马越垠带领政府办、农工部负责人,再次深入“双联”点红堡镇余川村、唐杨村检查“一事一议”小巷道硬化、危旧房改造、“一池两改三化”、村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情况,并与村民亲切交谈,共谋发展大计。
马越垠指出,“双联”行动开展一年来,我们立足村情民意,通过宣传政策,真抓实干,培养典型,在产业富民、基础强村、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放眼长远,只有把扶贫与扶智紧密结合,既要为农民找准致富的出路、扶持发展致富的产业,又要转变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让农民群众发展致富的思想活起来,让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观念新起来,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才能实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的目的。

看着余川村村容村貌发生的巨大变化。马越垠高兴的说:“如今路宽了,渠畅了,村落院头卫生干净了,大家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培养良好的卫生养成习惯,争做文明带头人,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我们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的。
在余川村产业发展上,马越垠指出,通过今年个别农户的示范带动,余川村广大农户发展蔬菜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红堡镇镇村两级干部要合理引导,将蔬菜种植作为余川村的主导产业,充分利用白驼河流域川区面积大,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优势,大面积推广大棚蔬菜。由县农业局牵头,组织人员对白驼河川道地区进行统一规划,力求集中连片,突出特色,突出辐射带动效应,打造千亩优质蔬菜生产区。在品种引进上,要按照“适时适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提高科技含量,大力推广反季节蔬菜。要重点抓好技术培训,当前制约蔬菜生产的关键问题依然是缺技术,要按照“传、帮、带”和办培训班、走出去学等方式,使每个菜农都能真正掌握蔬菜各项实用新技术,全面提高蔬菜作务水平。要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鼓励部分农户通过土地或技术入股等形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土地效益最大化,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在养殖业上,要鼓励现有养殖户集中连片,通过代养等形式,将分散养殖户集中圈养,发展规模养殖;要整合归并项目,合理利用扶贫互助资金,发挥小额担保贷款的最大效益,进一步坚定养殖户的信心和决心。
就做好下一步“双联”工作,马越垠强调,要紧紧围绕实现为民富民这一中心任务,突出务实和创新两大要求,找准落实八大任务的着力点,注重在吃透情况、破解难题、完善机制、务求实效上下功夫,把发挥帮扶作用和激活内生动力有机结合起来,把解决突出问题和谋划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强化领导责任和舆论强力引导有机结合起来,把典型引导示范和健全体制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更加全面、更加均衡、更加有效地推动联村联户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马越垠一行还深入红堡镇唐杨村就“双联”项目的实施和村级活动场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

在红堡镇唐杨村调研

在红堡镇唐杨村调研

建设中和建成的余川村便民桥

建设中和建成的余川村通村水泥路

建设前和建成的余川村便民桥

建设中和建成的余川村小巷道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