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科学发展铸辉煌】编者按:近日,省、市“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宣传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为了贯彻落实好主题宣传会议精神,深入宣传我区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在率先跨越促发展、抢抓机遇求突破、改革创新破难题、千方百计惠民生、精诚团结重实干中的做法、成就和取得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的热情,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特开设《秦州:科学发展铸辉煌》专题栏目。
扶贫先扶智 授鱼更授渔
秦州区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综述

(秦州区外宣办 彭高峰)让富民的产业兴起来;让农民的钱袋鼓起来;让农村的面貌靓起来……秦州区以加快贫困乡村发展、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扶贫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基础、建产业,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加快农村脱贫致富步伐。
架好“联村联户”连心桥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如春风春雨,为秦州加快实现富民强区注入了新活力。全区7000多名干部以群众所思、所盼、所急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深入一线听民意、解民忧、帮民富,建立了“民情联心卡”、帮扶台账、联系档案,完成贫困村新型产业布局规划;广大干部争做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群众致富的“信息员”、民情民意的“联络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深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整合项目资源和资金,着力解决贫困村通村道路、小巷道硬化、人畜及灌溉用水等制约贫困村发展的问题;把“双联”行动与农业农村工作进行高效对接,通过土地流转建基地、兴产业,各帮扶单位在全区帮扶联系村发展种植业项目2.55万亩、养殖业48.16万头(只),建设桥梁、道路25条(座)、安全饮水工程7处,进行技能培训4437人次、劳务输转8.15万人次,帮扶投资折价总计4391.31万元。

古集梁产业硬化路贯穿项目区
综合开发夯实工作基础
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成为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最大瓶颈。该区围绕这些问题,着力改善贫困村基础条件,加快整村推进项目,在6个整村推进村栽植各类果园6000亩,新修砂化农路14公里;在华岐、中梁、太京、汪川、秦岭、藉口、天水7乡镇的16个村新修砂化农路35公里;在藉口镇郑集寨村新修堤防工程200米;在关子镇寨子村维修土坝1处;在平南镇庄子沟门、皂郊镇谢家庄村新修桥梁2座。完成全区区域经济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编制工作, 建立了“乡有册、村有薄、户有档、人有卡”的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

秦州区扶贫办农民科技培训热情高涨
科技培训提供“智力支撑”
该区在扶贫开发项目的选定上,始终把高科技含量放在首位,建基地时首先考虑项目的超前性、科技示范性和推广性。同时,以提高劳动技能、提升产品档次、促进农户增收为目标,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开展乡村干部、农民骨干技术培训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培训全区农村两后生502人,在6个整村推进村培训果农1000多人次,委托兰州东方技校在天水、汪川2乡镇开展家政、美发、烹饪、果树等实用技术培训833人次,在扶贫项目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000人次,进一步增强了发展活力和后劲。

华岐乡海池片万亩苹果基地连片开发
发展产业助推脱贫致富
围绕农民脱贫致富,着力发展致富产业,在在娘娘坝、中梁、太京等乡镇新建蔬菜塑料大棚245座,在太京镇、娘娘坝2乡镇种植良种马铃薯930亩,在天水镇栽植苹果400亩,在关子镇刘家山村栽植花椒200亩,在皂郊镇冯家坪村栽植苹果300亩。立足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示范点建设,做大做强产业规模,着力抓好古集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点和华岐乡海池片区整流域推进万亩苹果园示范项目建设,在古集梁片区完成栽植苹果2万亩,配套绿化行道树10.2公里,机修梯田1.3万亩,硬化产业主干路27公里,砂化产业路47公里,培训项目区农户8000人次;海池片区投入扶贫资金511万元,整合相关部门资金1533万元,实施完成苹果种植1.6万亩,配套农路28.4公里、梯田1200亩、河堤550米、硬化村组道路4.2公里、新修村内便桥一座,到年底区域内果园总面积将达到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