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装备制造企业巡礼之十一
七四五二 “山地”上的后起之秀

辉煌的军工历程还记忆犹新,而山地拖拉机研制和生产的成功,则再次将天水七四五二工厂推向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最前沿。
以产品制造、机械加工、汽车改装及修理、铸造为主营业务的天水七四五二工厂自建厂以来,除保障军队车辆大修、维护和供给部分军用器材外,还自主研发了492Q发动机总成、685Q发动机缸体以及“天轮”牌6470型越野车、封户防盗门、农用挂车等民用产品,同时,还为国内整车厂家生产配套汽缸盖、汽缸体、飞轮壳、刹车鼓等零部件,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增长。如果说机械加工、车辆维修是企业生产线上的母体的话,那么脱胎于母体研发生产成功的山地拖拉机则是推动七四五二规模崛起的“新生儿”。
除过前景广阔的国际市场不说,只在全球最大农业生产国的国内市场,就有着极其巨大的市场。“我们是国内惟一一家在山地耕作上研发生产农业作业机械的企业,山地拖拉机的研制和生产,填补了国内外山区农业作业机械的空白。”天水七四五二工厂副厂长朱魏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在全国小型拖拉机100一150万台的市场需求中,山地拖拉机还是一个空白,年需求量约10万台,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朱魏红告诉记者:在全国总耕地面积中,坡度在16—25度之间的山坡地和丘陵地所占的面积就占到了四分之一。而目前我国农业机械以大中型机械为主,适应山区、宜于操作的农业机械依然很少,而且还不能满足坡度较大的农田作业。另外,传统的畜力、人力耕作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经济成本高等等因素注定山地拖拉机将有着无限广阔的市场需求。

山地拖拉机的研发制造无疑是成功的。天水七四五二工厂于2004年开始涉足山地拖拉机的生产制造,当年9月第一台样机就成功下线,同时通过了甘肃省《农业机械新产品鉴定》和《农业产品推广鉴定》。此后,山地拖拉机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越来越大,2005年进入《2006——2008国家支持推广农业机械产品目录》,2006年享受甘肃省农机具购置补贴,今年起享受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而且,山地拖拉机的产业化发展已于去年被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灵活便捷的耕作,质量过硬的产品,使得山地拖拉机的市场之路越走越宽。据了解,目前FLN一6山地拖拉机已进入了甘肃、陕西、四川、青海、宁夏、山西等6省的政府补贴目录。同时系列产品研发生产不断,从原来的6马力已提升到了8马力、10马力,从而适应了不同地区的土质耕作需求。见证了七四五二新生的曹念民厂长告诉记者:山地拖拉机已在工厂三大主营业务中占到了50%,成为七四五二的拳头产品,产品拓展领域十分广阔。除了满足山地耕作需要外,还可以作为农业动力,为运输、开沟、喷药、水泵提灌服务,产业链已延伸到了洋芋挖掘机、除耕机、播种机等。

山地拖拉机已成了七四五二工厂的代名词!已经使用山地拖拉机产品的麦积区吕家村农户吕芳军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用这铁家伙一早上耕4亩地轻轻松松,而原来用牲口耕一早上也就1亩地。山地拖拉机好处还不光这些!用山地拖拉机耕一亩地花费的柴油钱就五六元钱,而如果不喂养牲口,雇人的话一亩地光人工钱就要40元,而且自家的地只需一个早晨就耕完了,这样还可将山地拖拉机作为赚钱创收的工具。”吕芳军高兴地说:“我当年除收回购机成本外,这一二年还靠它打工挣了三、四千元哩!”
作为装备制造业后起之秀的七四五二工厂,已步入了产业崛起的新航道。据了解,目前七四五二工厂山地拖拉机的生产能力已从去年的不足500台发展壮大到了目前的1100台,估计年底产能将达到1500台。明年生产能力要达5000台,此后逐年翻番,到2010年生产能力达到20000台。并且还将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开发系列产品,从而实现多品种、多功能、多元化的农业机械的生产制造,同时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利用农业科技转化项目资金逐步研发液压式山地拖拉机,建立天水农业机械研发中心,在“十五”未推出2—3个新的产品,加快企业改制,从而让七四五二从装备制造业的后起之秀壮大成为骨干企业,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2600万元,主业产值达到1.2亿元,利税达到900万元。七四五二的迅速崛起仅仅是个条件,建成全市农业机械装备生产基地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七四五二工厂和他们的山地拖拉机正行驶在农机装备制造的大路上。
(文字:天水晚报记者刘欣 录入:天水在线 图片:天水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