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吹麦浪,遍地鎏金,六月的骄阳点燃了远门大地的丰收序曲。联合收割机履带翻飞间,金黄的麦粒如潮水般涌向村头巷尾。而今年,最让百姓舒心的是——房前屋后争抢公路的“晒粮大战”不见了,最让老百姓感到欣慰的是远门镇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也“摇身一变”成为群众的晾晒场,一场党群同心的“场地变身记”,正悄然守护着丰收的果实。

敞开门·安心晒:公共空间的暖心嬗变
今年以来,远门镇积极推进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服务群众便民化举措,不断拓展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功能,考虑到往年农户占道晒粮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进入夏收以来,远门镇坚持“安全便民、有效利用、资源整合”的原则,对辖区12个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机关单位院子等全部进行排摸,并全部共享开放,让“丰收在望”变成“颗粒归仓、安全归仓”。经统计,全镇共设立72个“公共晾晒场”。“以前公路上晒粮像打仗,躲车、防雨、提心吊胆,半年的收成悬在车轮边,现在村委会主动招呼我们来小广场晒粮,这水泥地又平又宽敞,晒一天抵公路上三天,再也不用去大马路上晒粮了!”远门村65岁的刘大爷挥动木耙,麦浪在他脚下翻涌起金波,远门村65岁的刘大爷一边手持木耙翻动着麦粒一边深有感慨地说。

晒了粮·暖了心:一站式服务焐热民心
在党群服务中心的广场上,金灿灿的麦粒在骄阳下铺成了一片片“金色的海洋”。“农民苦、农民累”,尤其是在夏收时节更是俗称为“虎口夺食”,无论是收割、打碾、晾晒都要靠天气赶烈日,看着烈日下挥汗如雨的村民,远门镇的党员干部和青年志愿者也积极行动起来,他们自发在晾晒场设置了“便民饮水点”,茶叶、开水、一次性纸杯等一应俱全,还贴心的为村民们准备了扫帚、木耙、防雨布等,主动帮助老年人撑袋、扎口、装车,这种“场地+物资+服务”的一站式保障模式,赢得了人民群众异口同声的称赞。庙台村张大爷情不自禁地说:这些娃娃们递水又干活,比自己儿女想得还周到!

小晒场·大情怀:连心桥上的金色答卷
今年以来,远门镇积极推进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四化两度”巩固提升行动,统筹推进公共晾晒场、临时停车场、文体活动广场、快递寄递站、爱心托管站、便民小驿站、爱心理发室、文化活动室等“三场三站两室”便民服务设施建设进程,秉承“让党员干部多跑腿,人民群众少跑路”的服务理念,开创了“红色代办”服务机制,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琐事做起,为群众增设了快递代取、水费代缴、生活物资代购等服务,有效拓展了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的便民服务功能。夜明村支书刘治军捧起一把麦粒,阳光从指缝洒落:针对村委会院子和广场破损、村民晾晒难、停车难的问题,今年我们夜明村实施了党群服务中心维修工程,对村委会360平方米的院子进行硬化,并对村委会广场进行了维修。近期,村民们在广场和村委会安心晒粮,我们也感到很有成就感。
党群服务中心是离百姓最近的前哨,晒粮事小,连心事大,这场党群同心的“场地变身”,不仅守护了村民沉甸甸的“粮袋子”,更铺就了情暖民心的“连心桥”。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