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下,走进清水县王河镇的田间地头,只见一片片金黄的麦浪随风翻滚,联合收割机在麦田中穿梭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簇簇麦穗被收割机收入囊中,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庞,良种小麦夏粮收割工作正有序进行。
在小麦良种繁育示范田,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熟练地操作着,收割机前面的拨禾轮快速地将麦秆扶倒并收入机器,后面的割台将麦秆切断,麦粒则通过脱粒装置与麦秆分离,最后麦粒被装入车斗。不一会儿,一片麦田就被收割完毕,金黄的麦粒堆积如山,等待装车运往仓库。

“我们家种了10亩良种小麦,最近开始收割,长势很好,亩产应该能到350公斤。而且这些良种小麦不愁销路,早早地就被预订了,价格也比普通小麦高,能给我们带来不少收入,一亩能收入1000元左右。”王河镇成寺村村民汪安平一边看着收割机作业,一边喜笑颜开地说。他家从去年开始种植小麦良种,尝到了不少甜头,今年又扩大了种植面积。
“今年王河全镇共种植兰天36号、普冰151号、天选54号为主的优质小麦3.6万亩,预计平均亩产达到260公斤。为确保小麦良种的产量和质量,在去杂提纯的关键时期,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并组织全镇镇村干部、种植大户逐湾场、逐地块去杂提纯,从源头上保证了种子的纯度和质量。同时,我们积极推广机械化收割,调配收割机86台,奔赴全镇11村全力抢收。截至目前,全镇小麦收割面积达到70%以上。”王河镇人大主席王来保介绍说。

王河镇作为全县的粮食主产区,其良种小麦的丰收对于保障全县的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清水县积极响应国家种业振兴行动,依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清水小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大力开展小麦良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通过与科研单位合作,引进和培育了一批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如“兰天”系列、“普冰”系列等,并配套推广了一系列绿色高效的种植技术,实现了小麦的增产增收。

目前,全县已推广建设10万亩小麦良繁基地,预计产小麦良种1.5万吨以上,实现农民增产增收6000万元以上。良种小麦的推广种植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还提升了全县小麦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为清水县打造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冬小麦制种大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全县范围内,各乡镇也积极行动起来,纷纷投入夏粮收割工作。清水县农业农村局提前谋划,构建联动工作体系,组建“三夏”机械化生产工作组,与各乡镇建立“县乡联动”机制,深入全县各小麦主产区开展机收作业指导、安全隐患排查及服务保障工作。同时,针对外地跨区作业小麦收割机驾驶员,设立专属咨询服务平台,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面向本地农机手及农户,开展机收作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

下一步,清水县将继续加强组织协调,科学调度农业机械,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良种小麦的推广力度,让更多的农民受益于种业发展的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清水融媒李榕赵甲伟)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