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起点,清水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纵深推进“双联”行动,积极响应中央即将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千名科级干部联村联户“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号召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宣讲政策法规、转变工作作风、夯实基层组织、促进和谐稳定、助推双联行动、推进富民产业、共建美丽乡村、落实惠民政策”八项具体任务,进村入户转作风,为民务实办实事,凝心聚力促发展,干群同心努力实现全县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村群众的致富梦、发展梦和小康梦。清水县各新闻媒体同步开设【千名科级干部下基层】专题,通过政策解读、人物访谈、走进活动一线、基层日记等多种形式,持续跟进,挖掘典型,图文并茂地宣传展示活动开展情况,为加快农村脱贫致富、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
【千名科级干部下基层】
清水干部带着八项任务下基层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深入开展,准确掌握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现状,确保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到基层一线,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为在全县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奠定基础,清水县将在全县深入开展以“宣讲政策法规、转变工作作风、夯实基层组织、促进和谐稳定、助推双联行动、推进富民产业、共建美丽乡村、落实惠民政策”八项具体任务为主体的千名科级干部联村联户“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
宣讲政策法规。采取召开党员、群众大会、作形势政策报告会、走访农户等方式,结合县情、乡情、村情实际,重点向群众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组织学习《党章》,宣讲《中国人民银行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婚姻法》、《劳动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村民自治法》、《物权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帮助基层进一步深刻领会与农业农村及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知晓度,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
转变工作作风。按照中央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教育引导下基层干部切实把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带着责任、带着任务深入基层一线接地气、转作风、比能力、比效果,带动全县所有“双联”干部和各乡镇干部职工参与到下基层活动中来。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
夯实基层组织。重点围绕村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管理使用等情况,深入开展调研摸底工作,摸清村级班子及农村党员队伍现状,帮助村“两委”班子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规范决策议事程序,提升班子的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党员群众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督促落实村干部到村阵地坐班、轮流值班和村民事务代办等制度,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推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规范管理和经常使用,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促进和谐稳定。采取入户、走访、座谈和召开讨论会等形式,充分掌握村情民意,逐村逐户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尤其对涉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邻里纠纷、交通事故、合同纠纷、房屋宅基地、婚姻家庭、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稳定因素,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协助村级组织对尚未结案的信访突出案件进行排查梳理,做好上访人员的稳控工作,全力化解各类信访案件,对尽可能解决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耐心做好疏导教育工作,严防越级上访案件发生。
助推“双联”行动。下基层干部要认真落实“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科级干部驻村抓落实”工作机制,参照全面小康社会6大类23项指标,进一步修订完善符行政村小康建设规划,并细化到每一个自然村,制定联系户年度帮扶计划和长远脱贫致富计划,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对自然村小康建设规划进行评审。通过入农户、听民意,探索建立联系户脱贫致富长效机制,带动全体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积极办实事、解难题。要结合村情实际,理清思路,撰写出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详细记录民情日记,为全村早致富、快致富提供科学参考和指导意见。
推进富民产业。围绕全县林果、畜牧、经作、劳务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展开普查调研活动,全面做好果园普查、管理及优质精品园规划、畜牧、经作、劳务产业等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掌握全县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和农民增收情况,制定相应的产业规划指导。通过正面教育引导,带领广大群众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切实把发展富民产业作为实现同步建成小康的现实需要和重要抓手,进一步增强依靠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共同推动富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共建美丽乡村。下基层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认真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开展以打扫卫生、清运垃圾、整修乡村公路和“一池两改三化”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督促每个自然村选建1—2个垃圾填埋点,帮建垃圾池,及时填埋处理垃圾,组织群众积极开展整修乡村公路、清理沟塘路渠、维修路肩边坡等工作,督促抓好庄天二级公路、汤浴河上游、西灵山等6个5万亩干鲜果基地沿线及18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心村或公路沿线重点村等25村的“一池两改三化”工作,督促指导各村组建立保洁队伍,落实保洁人员,制定村庄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定期清理、专人维护、督导检查相配合的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落实惠民政策。重点查看“一册明、一折统” 、明白册运转情况,了解一折统专用存折是否发放到户、有无乡村组干部集中代管现象,是否存在乡村组和信用社截留、克扣、挪用补贴的现象,了解农村低保、农村危旧房改造等惠农资金分配是否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进一步引导广大群众全面深入了解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督促乡村两级和信用社切实将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