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委书记能坐在我们农民家的炕上,给我们发家致富想办法、出注意,这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是,这事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真的变成了现实”,清水县张杨村村民李江生见到记者就滔滔不绝的说出了他在内心装了近半年的话。村支书接着告诉记者:“在全省联村联户行动开始宣传动员时,听说县委办联系的是我们张杨村,还有群众说县委书记也会来我们村帮扶我们的,我们都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后来,他真的来我们村了,并且还经常来,帮助我们群众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协调启动实施柳湾至张杨道路硬化工程,理清了我们村的发展思路,拓宽我们的致富路。

县委书记帮扶户李江生还告诉记者:“我以前家里一直养着三四十只羊,刚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我想多养些,但是缺少资金没有圈舍,“联村联户”活动开展以来,县委书记帮扶我家,给我协调贷了一笔款,并解决了建设圈舍所需土地问题,我现在养着200多只羊,新圈舍即将动工建设,建成后我的养殖规模将达到500多只,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正在实施的柳湾至张杨道路硬化工程)
张杨村位于永清镇北部高山地带,距清水县城12公里处,东北与新城相连,西南与雍陈村相接,是一个边缘偏僻山区村。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总人口204户1064人,耕地总面积4298亩,人均耕地4.04亩。现有劳动力679人,年外出务工人数达551人,占总劳力的81.2%。由于本村地处偏僻,自然条件恶劣,村级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一直沿用传统的耕作模式,加之劳动力严重不足,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生活比较贫困,在全镇属于低下水平。

(双垄沟播玉米及核桃种植)
自“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中,县委书记及县委办公室干部职工深入农户开展调研,与联系对象积极对接,和群众一起研究制定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协调调运优质核桃苗9100株,新栽植核桃240亩,补植加密260亩,对树盘全部进行了腹膜,并铲开了通风带和营养带;协调农业局调运地膜2吨,在农业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种植双垄沟播玉米300亩,全部进行了保险;协调交通局启动实施柳湾至张杨道路硬化工程,目前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

当记者要返回时,遇见村民程应明正在给自家的黄牛喂草,他看见记者,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看着自家肥壮的黄牛高兴的说:“联村联户开展以来,县上给我协调贷上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我新建了牛舍,又新增了几头牛,现在致富信息十足,我们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打算和致富梦想,就是由于缺少资金和技术指导,不敢放手去干,现在有联村联户行动,有县上领导和干部的帮助,我们想干的事也就敢干了,并且能干成了,步入小康生活的步伐也就加快了”。

(解决交通瓶颈问题)
张杨村村支书最后告诉记者:“张杨村地处偏僻,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农业生产一直沿用传统的耕作模式,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和特色种植,加之劳动力严重不足,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生活比较贫困。自“联村联户”行动开展以来,县委书记及县委办干部多次深入我们村走访调研,帮助我们确定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依托农综扶贫项目,修整梯田,实现全村耕地梯田化,进一步提高土地和现代农业设施的利用率,为发展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同时,在做好耕地整修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苹果、核桃种植产业,扩大种植规模,实现产业富村;种植业与养殖业同步发展。在种植业上加大双垄沟播玉米的种植力度,扩大胡麻、葵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推广优质籽种,增加粮食产量,配备农用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力发展畜牧业,发展黄牛、羊等大户养殖,加大对种养户的技术扶持力度,争取培养扶持3名种养大户,使其带动村级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依托通畅工程建设项目,打通雍陈至张杨村10.5公里通村道路,利用一事一议巷道硬化工程,硬化村组小巷道,使小巷道硬化覆盖率达80%以上,改善交通不便及群众行路难现状;继续加大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产及生活条件。搞好新农村建设,争取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对基础条件差,发展难度大的涝池湾自然村选址搬迁,切实改善他们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与全国一起奔小康”。

(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