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0日至11日,省委组成由省委督查室主任潘胜强带队,省委办公厅综合信息处调研员王宏、省委办公厅信息办副主任魏玉明、省委办公厅调研处干部张小华一行4人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调研督查组,在天水市委副秘书长、督查室主任崔玉军的陪同下,先后深入清水县山门镇山门村、高桥村,黄门乡台子村、白沙乡桑园村采取听取汇报、随机抽查、群众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清水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进行了全面调研督查,在随后召开的汇报会上,省委调研督查组对清水县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省委调研督查组认为,自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开展以来,清水县县委、县政府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作为省委1号工程,领导重视、行动迅速、精心组织、严密部署、措施新颖、氛围浓厚、工作扎实,各项工作动手早、抓的紧、落得实、有力度、有创新、有成效、创造了很多先进的工作典型和经验,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各项工作值得肯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超前实施“六民”活动。在去年县乡换届之后,清水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实际,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提出并大力实施了以“听民声、访民意、集民智、理民事、解民忧、暖民心”为主题的进十村访百户活动的思路和构想,为响应今年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打下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确保全面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贴得上、跟得紧、见实效。
二是紧密结合产业建设。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单位帮抓精品园,干部帮建示范户”主题活动。紧扣当前农业生产的大好季节,组织县直单位和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干鲜果基地建设和全膜玉米覆膜工作。要求每个单位必须帮助贫困村建设一处1000亩以上的干鲜果和全膜玉米基地,每个干部必须帮助帮扶户建设2亩以上的科技示范园。先后帮助农户完成干鲜果基地建设5.1万亩,覆膜15.64万亩,建成了西灵山东扩西延3万亩优质核桃示范基地、铁炉梁邓沟流域2万亩优质核桃示范基地、王河乡林沟流域1万亩核桃基地、郭川乡爷寺湾千亩优质苹果示范基地等一大批各具特色、建设规模大、发展前景好、具有示范引导作用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实现了产业发展与联村联户的有机结合,提升了双联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三是立足实际制定规划。在发展规划的制定上,重点做了三项特色工作,即以贫困村为重点,突出六个结合(与上级政策相结合、与县上思路相结合、与村情实际相结合、与农民意愿相结合、与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科学合理地帮助制定联系村扶贫开发奔小康的发展规划。以贫困户为重点,突出六个需要,即生产、生活、住房、上学、就医、文化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联系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发展计划。以帮扶干部为依托,突出六个优势,即岗位、专业、信息、人脉、地缘、资金优势,全方位地做好联村联户为民办实事工作打算,进一步明晰了发展思路,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有效确保了脱贫致富不走弯路。
四是宣传动员有声有色。创新宣传机制,采取入户教育、田间地头、文艺引导、集中培训、实地考察、党建促进五种模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了宣传工作,特别是采取文艺小分队的形式,组织快板、小品等精彩节目,深入田间地头演出,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精神送到了乡亲们的心里,激励大家心连心、手挽手、肩并肩,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使群众在笑声中得到教育,干群关系在笑声中得到融洽。
五是民主确定帮扶内容。实行“三审”、“一定”、“一公开”制度确定帮扶户,确保了把最困难的、把最贫穷的纳入帮扶对象,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公认、公道,让县委、县政府放心,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特别是省农牧厅在帮扶白沙乡桑园村采取参与式农村评估(PRA)方法,科学确定帮扶内容,实行“六个农民说了算”,即,帮扶农户有几户,发展思路定什么,富民行动干什么,矛盾纠纷有哪些,两委班子怎么样,帮扶效果好不好,都由农民说了算。让农民全程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全过程,走出了一条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新路子。
六是各项制度创新务实。制定了联村联户行动十步走流程图,分阶段、分步骤把每一环节、每一方面的主要任务、具体要求、具体措施以图表、箭头的方式,直观地反映出来,做到了工作目标一目了然、操作措施有据可依、行动时限明确具体、程序步骤科学合理,对全面指导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推行单位向贫困村承诺,干部向贫困户承诺的“双项承诺”活动,较好地解决了“干部明白怎么干、单位明白怎么管、群众明白怎么帮”的问题。实行联络员制度,更好的解决了与省市联系帮扶单位搞好协调联络和服务工作,有力的促进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