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在秦安最偏远的乡村,有单位联系;最贫困的群众,有干部联系;最“难肠”的事,有单位和干部帮助寻找“好方子”、“金点子”。自“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秦安处处是干部进农家、查民情、访民意、解民忧、办实事的生动场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加强与联系村、联系户的对接联系,认真研究发展思路,商讨脱贫对策,寻求致富门路。
参照全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规划,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劳务输转、项目支持等方面入手,研究制定联系村扶贫开发奔小康的发展规划335项、联村联户为民办实事的工作打算4500多份。同时,通过“四议三双”活动,公开最终确定的发展规划,统一群众思想,激发发展动力;反复斟酌研究发展计划,确保量身定制,符合实际,并作为今后联系脱贫致富共奔小康的行动指南。

在王尹乡胡坪村,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抢修着制约他们出行的家中,村民胡大伯来不急擦去脸上的汗水就高兴地说:“这条路马上就要修好了,我们再也不愁运不出果子,再也不愁下雨天走泥路了......”
西川镇雒堡村是该镇的贫困村之一,记者翻开了村里的规划: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县乡公路改造、建制村通畅、农村产业道路、站点建设等工程。二、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升林果产业。加大标准化果品基地建设。规范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依托优势产业,通过部门帮扶、乡镇帮建,支持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农村经纪人创办、领办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个。三、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建成县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完善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设立公共服务岗位。

走进千户乡曹湾村村委会,乡村两级干部正在为曹湾村制定发展规划,该规划主要从产业路建设、完善村级医疗卫生条件、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改善本村小学的办学条件等方面入手,结合实际存在的困难,细化工作任务,科学拟定规划,为曹湾村的发展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
秦安县立足实际为贫困村制定的脱贫规划将成脱贫致富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