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 日,全市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研讨会在清水温泉度假村召开。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以工代赈办主任陈江,以工代赈办副主任翟建军出席会议。市发改委主任宋建平主持会议,清水县委副书记、县长马越垠致辞,五县两区分管领导和发改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清水县政府副县长蔡俊杰、秦安县政府副县长郭世文代表先进县区分别介绍了易地扶贫搬迁和以工代赈工作的成功经验;市发改委以工代赈办主任杨新鸿,秦州区委常委、副区长张宪泉,麦积区委常委、副区长杨铁森,武山县委常委、副县长康志锋,甘谷县委常委、副县长徐忠民,张川县委常委、副县长何吉洲以及秦安县、清水县发改局负责人分别做了研讨发言,就今后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以工代赈办主任陈江讲话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以工代赈办主任陈江就以工代赈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强调:一是要高度重视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认真总结“十一五”建设成就,正视存在的问题,做好项目的统筹协调,保证项目高效建设;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使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的各项政策深入人心,增强广大群众支持参与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积极性;三是要摸清底子,做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规划,按程序申报项目,按计划实施项目,规范项目运作,加强监督检查,严把工程质量,把好事做好做实,努力将异地扶贫搬迁工程建成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阳光工程;四是要加大项目整合力度,全面改善搬迁新村的基础设施条件,积极培育主导产业,不断增强发展后劲,确保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清水县委副书记、县长马越垠代表清水县四大组织,向参加全市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研讨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多年来关心、支持清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马越垠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全面发展”的思路,创新机制,全力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我县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为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夯实了基础,为加快推进我县扶贫开发进程、推进和谐清水建设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马越垠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我们将以这次研讨会议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落实省、市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政策规定,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抓好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高质量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清水县政府副县长蔡俊杰介绍易地扶贫搬迁和以工代赈工作的成功经验 )
自国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以来,省、市共安排清水县13乡镇25村46个自然村2321户11084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至目前,已有白沙马沟、永清苏屲等18个安置点按期完成建设任务,1671户7848人搬迁入住新村。通过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顺利实施,搬迁新村群众的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落后传统的婚俗观念和生活习惯明显改观,新风尚、新面貌令人瞩目。搬迁新村人居环境较大改善,村容村貌发生巨大改观,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保护,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村级政权建设得到加强。易地扶贫搬迁顺应了民意、赢得了民心,在广大群众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真正成为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和造福子孙后代的“惠民工程”。
清水县易地搬迁工作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体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着力打造城市化新型农村。一是以耕地恢复为平台,以致富产业建设为后盾,进一步夯实发展后劲。二是以群众意愿为根本,以打造“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率先实现一体化。三是以易地搬迁为载体,以发挥资金整体效益为目标,加大项目整合力度。四是以搬迁群众为主体,以项目乡镇为依托,破解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五是以合同制为纲,以监理制为本,确保工程质量。

(发言)
11月5日,参加全市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研讨会的省、市、县区领导现场参观了清水县永清镇苏屲搬迁新村、永清镇苏屲旧村恢复整理及产业开发、永清镇苏屲万头肉牛基地、红堡镇贾湾搬迁新村、白沙乡马沟村旧村恢复整理及产业开发。

参观清水县永清镇苏屲旧村恢复整理及产业开发工程

参观红堡镇贾湾搬迁新村

参观白沙乡马沟村旧村恢复整理及产业开发工程

永清镇苏屲搬迁新村

参观永清镇苏屲万头肉牛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