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水县委对外宣传办公室 刘海仙 杨兆康)9月27日上午,清水县委书记雷鸣在县委会议室主持召开县委中心组学习暨四大组织联席会议,该县全体在职县级领导出席会议,全县各部门及18乡镇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上,学习了《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规范和监督党政领导干部用权行为暂行规定>的通知》,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天波就近期工作进行了安排。县委书记雷鸣作了重要讲话。

雷鸣在讲话中,在谈了他对《甘肃省规范和监督党政领导干部用权行为暂行规定》的启示后,重点讲了赴陕西省关中地区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以及杨凌五市一区的感受和启示。他说,总的感受和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和借鉴关中五市一区的经验,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思想的解放,在关中五市一区最突出的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具有思想领先的超凡智慧,改革当先的果断气魄,开放抢先的战略眼光,率先发展的非凡胆识;第二,具有敢为人先、快人一步的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第三,敢想敢干,敢于承担各种风险的考验;第四,认准的事,能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二是学习和借鉴关中五市一区的经验,必须高起点、高标准定位;三是学习和借鉴关中五市一区的经验,必须加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四是学习和借鉴五市一区的经验,必须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五是学习和借鉴关中五市一区的经验,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六是学习和借鉴关中五市一区的经验,必须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激励保障体系,不断优化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雷鸣说,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党中央着眼于全国发展,立足西部实际,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出国家对关中和我们天水地区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天水与关中五市一区有发展上的差距,但又水系地域相通,文化一脉相承,经济交流密切,尤其在农业生产上有许多共性特征。打造这一新的经济平台,可以说一个从未有过的历史机遇正在向我们走来,一个从未有过的发展空间正在向我们打开。在关中——天水经济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要着力抓住一个关键、促进两个调整、推动三个建设、抓住四个重点、推进五大区域跨越式发展。抓住一个关键,就是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一要增强思想解放的程度就是经济发展的速度的意识,努力克服满于现状,不思进取,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观念,摒弃不敢想、不敢干、不会干、不作为,怕担风险的意识,树立敢为人先,快人一步,超前某划,勇担风险的意识。二要有超前思维,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要针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新格局,审视自身优势,趋利避害,完善思路,瞅准突破口,寻求大发展。要牢牢抓住国家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突破关山,东进关中,率先融入经济圈,抢先占领制高点,使清水成为天水在关中的桥头堡。要进一步发掘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建设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天水市生态旅游后花园和最佳商住旅游宜居城市三大目标,深入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旅游富县五大战略,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三大建设,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商贸旅游业两大县域经济主导产业。要按照尽力而为,奋力而行,能快则快的原则,实施“三步走”。首先,缩小与先进县区的差距;其次,通过追赶,达到与先进县区持平;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在“十一五”前三年集中力量抓固定资产的大幅度增长,进一步夯实基础、积蓄后劲、提升优势,后两年突出重点、厚积薄发、全面提速,全力提高GDP增速,力争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两步走”战略,实现“两个高于”、“两个确保”,即: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十五”期间平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确保人均GDP增幅达到全市中等以上水平,确保经济总量在全省保持位次前移,逐步把清水县建成天水市特色鲜明的生态优县、林牧强县和旅游文化名县。要着眼于清水是农业大县的实际和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充分借鉴宝鸡经验,艰苦创业,自我加压,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以在全市率先实现农业工业化、率先实现农村城镇化、率先实现农民小康化的“三个率先”,引领追赶战略和跨越发展目标的不断实现。三要增强在充分掌握政策、利用政策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意识。要树立有为才有位,不作为就是失职,不干事就是腐败的观念,始终发扬干字当头,一干到底,多干少说,干完再说的实干精神。促进两个调整,就是调整工业和农业结构。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要积极实施2510工程,即新建投资1亿元以上企业2户,5000万元以上企业5户,1000万元以上企业10户。实施“10强50户”重点企业扩税增效工程,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增强工业总量为主线,以改革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围绕酒饮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矿产资源开发业、建材业四大支柱产业,培育工业产业集群,延伸工业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优势工业产业和优势工业产品,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要结合6551农业产业化工程的实施发展壮大一批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发展畜牧、果品、粮油加工业,壮大县域工业经济。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近年来,我们针对农产品附加值低,有特色而无规模,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实际,按照“念畜牧经、打果品牌、走产业路、建工业园”的发展思路和“产业化富民、工业化强县”的总体要求,全力实施了农业产业化6431工程,并提出经过几年的努力,实施农业产业化6551工程,使全县达到“人均2亩园、户均1个棚,一亩经作或粮田,收入上万元”的奋斗目标。借鉴杨凌模式,我们要充分发挥天水农校对清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近缘优势,着力推进产、学、研结合,走农科教一体的路子,率先打造天水市的农科新城,推动农业产业化、高新技术化发展。推动三个建设,就是推动交通、城市和文化旅游建设。抓住四个重点,就是项目和招商引资、科技与人力资源、新农村建设和党的建设。在项目和招商引资方面。要突出项目建设,以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工业技改、社会事业项目为重点,加强项目争取,实施项目建设。特别是要做好天平铁路清水过镜段和2×100千瓦电厂等重大项目的实施,从交通和能源方面为清水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提供支撑。同时,要进一步营造环境,把招商引资作为最大、最快、最活的项目来抓,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进一步形成发展抓项目,项目抓招商的良好氛围。在科技与人力资源方面,要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进一步发挥科技在一、二、三产中的效益作用,努力增强科技成果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第三产业中的转化、推广与应用效果。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要始终按照新农村建设“五个新”的目标,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以示范村、推进村为重点,抓好百村小巷道硬化工程,改变村容村貌。以农业产业化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培育新产业,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以科技培训为重点,抓好新型农民的培养。在党的建设方面,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推进五大区域,不断拓展“中部率先、南部开发、西部崛起、北部提升、东部培育”的五大区域建设。要加快五大经济区域布局的开发步伐,根据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总体要求,不断拓展五大经济区域布局的发展内涵,在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上求突破。要抓好乡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订,提出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前瞻性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推动乡域经济社会发展。要着力抓好乡域经济这一重要支撑,从经济增量、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等不同领域,围绕GDP等主要经济发展指标的变化,积极探索并努力构建独具特色、充满活力、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相适应的乡域经济,大力培育主导产业,走规模化和集约化的乡域经济发展路子,在乡域经济发展上取得突破,辐射并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刘天波在安排工作中强调,下一阶段,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全县上下必须抓好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必须全力抓好项目和招商引资,这是我县近年来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主要做法,要及早考虑2009年项目的前期衔接和准备,招商局下大力度狠抓招商引资的到位及完成情况;要重视统计工作,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二是确保完成灾后重建工作。三是切实做好问题奶粉患病儿的帅选和治疗工作。四是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和国庆值班工作。要狠抓道路交通安全,坚决遏制事故多发势头;要严格市场准入,确保非煤矿山安全;要规范管理,确保建筑企业安全施工;要有效控制火灾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要多策并举,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整体稳定;五是抓好城市建设和交通道路工作;六是抓好计划生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