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清水讯(记者王宇兴)清水县采取资金集中、狠抓项目、干部驻村的办法,使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效果。截至2005年,全县27个整村推进扶贫村人均纯收入达到近1500元,比扶贫前平均增长600多元。
同时,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基础条件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条件。
清水县确定的这些整村推进帮扶村,大部分都处在路难行、电不通、吃水困难、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的山区村。为了加快这些贫困村的脱贫步伐,近年来,县上整合各方面的扶贫资金,按照“统一分配,集中使用”的原则,共投入资金1673万元,使整村推进扶贫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004年被列入整村推进扶贫的白沙乡鲁沟村,两年来,共投入资金129万元,建成蔬菜塑料大棚80座、牛舍200座,养牛825头,栽植核桃树500亩,使全村群众仅用一年时间就摆脱了贫困。去年被列入整村推进的王河乡水刘村,共投入资金183万元,在村中建成标准化圈舍250座,发展养猪1800头,扶持264户农民种植洋芋1000亩;投资40万元分别建成人饮提灌工程和村文化阵地各一处,集中培训村民949人次,有力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
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中,清水县从各单位共抽调上百名党员干部和技术干部,深入到农户家中,帮助所在村农民夯基础、建基地、调结构、扶产业,有力促进了全县扶贫工作的进展。至去年底,全县四级以上公路已达到了530多公里,公路建设和农电线路都实现了“村村通”;累计新修梯田52万亩,人均达到1.79亩,集中新修供水点80处,修建人饮水窖6.5万眼,解决了8.5万人的饮水困难。同时,建成食用菌大棚298座,发展无公害蔬菜面积4000亩,养殖黄牛10万头,发展高酸度苹果基地1.12万亩,种植中药材2.86万亩,为增加农民收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