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主要任务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生产总值和大口径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九方面重点工作
工业经济。全力打好企业改革攻坚战,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2亿元,增长14%。实施品牌战略,支持现有品牌企业扩大规模,扶持培育有条件的企业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创立新的品牌。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加快园区发展。
农业经济。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引进一批新的龙头企业建设项目,县区各建成3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3个以上,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6亿元左右,果品贮藏能力达到13万吨,市场交易额达到16亿元;广泛开辟劳务输出渠道,全年输转劳务人员60万人(次),劳务收入达到14.5亿元;做好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全市所有乡政府所在地、1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规划编制;实施好80个整村推进项目,实现1.3万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5.7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
招商引资。加强项目争取及前期工作。重点做好宝天高速公路城区过境段、天定高速公路、天平铁路、大唐甘谷电厂扩能改造项目、武山钼矿勘探开发、清水铁矿及铅锌矿开发、张家川铁铜矿二期开发和秦安年产万吨果蔬汁等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实施天然气城市气化工程和10万吨啤酒生产线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16亿元。
城市建设。配合省交通厅实施好宝天高速公路和国道310线牛背至麦积段改造工程,争取尽早开工建设天定高速公路、罗家堡至藉口战备公路等,开工建设5条通乡油路,完成72条通村公路建设任务;实施重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21个,完成藉河城区段生态环境整治一期工程、天河广场、伏羲城民居保护工程、城区供水管网改造等工程;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步伐,年内完成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施好历史街区和古民居院落的维修整治工程。
非公经济和商贸旅游业。认真落实非公有制经济相关优惠政策,研究制定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重点扶持拥有自主组织产权、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加快发展;深化粮食和流通体制改革,做好20个重点市场改扩建,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大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力度,广泛开展旅游产品宣传促销和推介活动。
财税金融。千方百计抓好财源建设,强化征管措施。加大对“三农”、社会保障、就业、重点项目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银政、银企合作,打造中小企业融资信用平台,争取更多信贷支持。
社会事业。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巩固“两基”成果;抓好“十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全年新增国列、省列科技项目50项;巩固完善武山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成果,全面推进卫生综合改革;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措施,稳定低生育水平。
热点难点。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巩固“两个确保”,做好国企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再提高10%;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积极开展“平安天水”创建活动。
政府建设。全面实施依法行政五年规划,严格执行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追究制和行政赔偿制度。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在难点问题上攻坚,在重点工作上突破,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努力建设务实、高效、廉洁、为民服务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