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牛振凌做客省广播电台《双联直通车》栏目
畅谈驻村帮扶

9月2日秦安县兴国镇康坡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县金融办副主任牛振凌和县政府办副主任周俊彦做客省广电总台农村广播承办的田园922《双联直通车》栏目直播间,向媒体介绍了秦安县兴国镇康坡村基本村情、双联村贫困的根本原因、三年来双联行动取得的成效以及今后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工作思路,并现场回答探讨了节目主持人的提问。
在回答针对康坡村贫困突出问题、双联单位采取的帮扶措施时,牛振凌说,康坡村自然条件村、特色产业发展缓慢、致富产业结构单一和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是贫困的重要原因。县政府办充分发挥协调能力强的优势,结合村情民意,围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提出了三条措施:一是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在新建果园、改造老果园、技术培训方面下功夫,培育好林果富民产业。二是以基础建设为重点,夯实发展基础。以硬化村内巷道,农村危旧房改造、栽植行道树,建幼儿园、农技农机服务中建设为重点,有效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提升贫困户生活质量。主是落实医疗救助和社会救助,防止农户因病返贫和因贫失医;同时,发放双联扶贫贷款和“两后生”培训等。
在回答三年中县政府办具体开展了那些工作帮助双联村脱贫致富时,周俊彦说,三年来康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效。一是抓果椒建园促产业发展。坚持把发展林果产业作为兴村富民的重点工作来抓,先后改造老果园500亩,在4号湾流域建成标准化果椒建园示范点1处200亩,拓宽产业路网1.65公里,新建产业路9条12.3公里。二是抓项目争取促条件改善。三年来,先后争取各类项目资金700多万,建成了占地138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及综合服务中心1处;800多平方米的幼儿园1处;硬化村内小巷道23条1670米;落实村卫生室1处;治理地质隐患坡面700多平方米;修建便民桥1座;完成危房改造23户,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的改变了村庄原有面貌,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抓结对帮扶促扶智解难。针对双联贫困户产业发展和家庭生活遇到的实际困难,帮扶领导及干部极力为其排忧解难,帮办实事、好事。为双联户康前祥子女协调资助学费1万元,捐款2000元,为5名大病患者实施救助5400元,为47名儿童发放营养包148盒,为康坡村高考二本以上的9名学生发放“金秋助学金”1.8万元。四是抓干部驻村促活动开展。政府办公室安排13名联户干部分成6个工作小组,轮流驻村开展双联行动,在准确掌握村情、户情的基础上,帮助康坡村制定了脱贫致富奔小康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做到有计划、有目的,不虚行、不扰民,保证每个干部都能接受锻炼,确保了双联行动扎实深入开展。活动开展以来,出现了令群众格外欣喜的全新风貌,该村经济收入明显增加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2835元增加到2014年的5276元,净增2441元,果园面积增加了200多亩,有了文化广场、有了村幼儿园、有了路灯。群众积极性也提高了,村里村外,田间地头,村民个个积极劳作,忙着翻田腾地。而且,毎天晚上忙完农活的村民们,跳起了广场舞。
在回答接下来的双联工作需要如何进一步推进时,牛振凌说,感触就是双联行动真正托起了康坡人明天的新希望,三年来在双联行动的引领下,在康坡村村民和干部的同心同德努力下,贫困面由2013年38%下降到现在的28.9%,而且今年贫困面将下降到7.84%,这些成绩是双联和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的结果,是双联行动缩短了康坡村的脱贫时间,精准扶贫将助推康坡村走上小康之路。下一步,深入贯彻落实“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扶贫方案,紧紧围绕“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把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作为关键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大力培育富民产业。计划今年秋季栽植160亩,使果园面积达到1500亩,占耕地面积70%以上,流转土地155亩;开展职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争劳务输出达523人次,实现创收700万元以上;实施小巷道硬化3800多平方米,硬化村组道路1.2公里,目前正在施工中,完工后基本达到主巷道水泥路面全覆盖。通过以上措施,确保该村脱贫117户521人,实现2015年整村脱贫目标。(秦安县委双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