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内组织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有什么样的党内组织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就是要严格按照党章的各项规定,落实组织生活制度“雷打不动”,通过灵活多样的组织生活方式,切实增强党员党性观念,为民意识,真正形成抓党建促发展、促改革、促法治的新合力、新气象。
秦安县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新常态(四)
“三会一课”制度是党组织长期坚持的一项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健全党的组织生活的重要制度。秦安县通过在严格规范、创新形式、强化服务、健全机制等方面狠下功夫,强化党员主体意识,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不断促进党组织议事决策科学化、党员民主权利实效化、制度落实常态化。
着眼于严格规范促落实。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三会一课”执行不正常、不规范和吸引力不强等问题,秦安县委出台《进一步规范和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十项规定》。结合农村党员冬训,先后3次召开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从规范党组织设置、党费收缴、“三会一课”和党员活动日等基本组织制度落实抓起,采取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等方法加强党建指导,至目前,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105场(次),参加基层组织生活74次;各基层党组织全部确定党员活动日,先后开展各类党员活动152次;对全县党员的党费交纳基数进行重新核定,重新印制党费证1万册,做到党员人手一册,持党费证按月主动缴纳党费,并建立健全收缴台账,加强了党费管理。

着眼于创新形式促实效。针对“三会一课”存在的学文件多、读报纸多、支部书记讲的多、党员参与少,形式单一,党员不感兴趣的“三多一少”的状况,制定并落实以基层党组织工作通报会、民主评议党员、公开承诺、“四议三双”活动、在职党员服务活动、党员议事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9+3”主题活动,使各级党组织一月一活动、月月有主题。建立组工干部包乡镇和县直部门“双包”责任制,由17名组工干部对34个乡镇、部门单位党委和34个基层党支部包抓,紧密结合机关、“两新”组织、农村等不同类型党组织和党员特点,把“三会一课”与党员冬训、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冬春果园管理培训、乡村安全生产监管、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农村困难救助救济、整改落实“回头看” 相结合,开展党组织和党员评议428场次,举办农技果园管理培训124场次,组织党员上党课1024场次,集中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128场次,讨论征求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意见建议136条。

着眼于强化服务帮民困。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提出“33456”总体工作思路,健全完善县、乡(镇)、村(社)三级便民服务平台,完善网格党小组,加强对“三留人员”服务和双联结对共建活动,从县直部门择优选派软弱涣散党组织党建指导员,帮助结对村建立台账262个,帮办各类实事160余件。针对基层一些软弱涣散党组织领导干部和年轻干部素质不高的问题,通过县委党校集中培训、乡镇党委以会代训等方式进行集中培训,举办村“两委”换届后新任职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培训村干部274人,培训大学生村官70多人。全面推行便民服务全程代办、项目服务全程代办、“乡干代办”、“村干代办”、“党员帮办”、“乡村联办”等服务方式,有效破解群众办事找不到人、摸不着门的问题,至目前,共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364件,公开承诺事项662个,答复咨询560余人次。各级党组织从群众反映最集中、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事项入手,加大对农村道路、吃水、环境卫生等问题的办理力度,帮助砂化农路63.9公里,硬化37.2公里,农村安全饮水入户安装1.5万户,新修梯田4500亩,危旧房改980户。

着眼于健全机制促常态。将“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列入各级党组织年度考核和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建立“三会一课”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会议记录制度、定期通报公示制度、逐级考核督导机制等相关制度,定期对“三会一课”制度落实进行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对“三会一课”不正常、组织生活散漫、开展效果不好的党组织,采取及时通报和对支部书记进行谈话等措施,促进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建立“三会一课”工作台账,县委组织部采取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党员作用发挥等情况,定期通报公示,确保活动人人参与,不走过场。至目前,全县各级党组织组织召开支部党员大会386场次,发展新党员277名,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党组织通过科学定位承诺、公开承诺、认真践行承诺、跟踪盘问承诺,开展党员服务承诺事项266项,“两新”党组织把“三会一课”开到车间、开到班组,通过以会代学、以学促工等手段,共举办技能培训96场次,培训党员25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