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问题整改”是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一把重要“尺子”。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后,秦安县以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作风建设,用实实在在的整改效果让群众看到了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秦安县质监局强化问题导向抓整改

秦安县质监局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改起,从群众最需要的事做起,精心制定整改方案,采取整章建制严、优化服务推、排忧解难实、专项行动促四项措施,逐事逐项抓好整改落实,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月”活动,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整章建制严整改。针对单位存在内设机构和工作人员推诿扯皮、控制措施不明确以及内部资料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制定廉政风险防控点及防控措施,对全局从计量所成立至今三十多年的财务票据和帐务、文件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工作,并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清理和建档,重新确定了保管人员。修订完善秦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管理制度》、《干部学习制度》、《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定期谈心谈话制度》、《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等25条制度,细化工作岗位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企业、群众、调研点制,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制定机关干部工作行为规范,对服务群众的指标进一步量化,明确了党员干部的工作责任,提升了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群众反映的执法人员办案效率低下、办案质量不高的问题,制定《案件审理委员会审理制度》、《执法人员办案行为规范》,明确办案时限、量化办案标准、提高办案质量,对滥用裁量权的问题进一步规范。

优化服务推整改。针对组织机构代码证工作,实行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办证时间由原来的3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取消组织机构代码证年审工作和年审费的缴纳,将年审直接转变为到期换证,为群众减轻了负担。通过县电视台连续七天循环播放取消年审工作的公告和办理机构代码工作的流程,增强了群众知晓率,减少了群众来回往返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充分利用“一把手”上电视访谈节目,承诺便民事项和兑现承诺整改情况。针对群众对质监工作和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足的现状,制作便民联系卡,在便民服务卡标注了服务事项、服务措施、联系方式,向群众发放,办事群众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便于和我们直接取得联系。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三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和计量日等宣传活动,为家用计量器具进行免费检定,并通过手机短息为全县1万名手机用户发送涉及活动内容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公益信息。开展“计量惠民生,诚信促和谐”双十工程”活动,推进计量惠民工程,对部分强检工作计量器具进行免费检定,营造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购物环境和放心的就医环境。
排忧解难实整改。针对群众反应的加油站、果品市场“缺斤短两”的问题,在县域内果品市场和各加油站设置固定“公平秤”,并设立举报电话,使老百姓进行水果交易和加油后直接在“公平秤”进行核准,发现缺斤短两的现象及时举报,保障了消费者合法权益。通过对车站道路附近水果摊点以及社区市场计量器具进行突击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单位和个人,采取“首次批评教育,二次严打重罚,三次进入黑名单”的措施,确保交易公平公正。针对市长留言板上反映的电梯、果库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问题,对涉氨制冷企业特种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巡查,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先后对五洲超市、家福乐超市和重邦尚城4部停用电梯按程序办理报停手续,在上下出口处设置围挡,设立停用警示标识,严禁将自动扶梯当做步行楼梯使用。对重邦尚城小区电梯司机无证上岗、运行记录不全、电梯轿厢内未张贴电梯检验合格证原件、报警电话不通畅等问题,发出指令书限期整改。组织人员帮助企业规范生产流程,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夯实计量基础,指导企业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推动企业“质量兴企”工作的组织落实和制度落实,建立并落实“质量兴企”联席会议制度、“首席质量官”制度、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度、质量贡献奖励制度,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专项行动促整改。开展电动车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对在售电动车产品是否具有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轮胎3C认证证书进行检查,严厉打击销售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电动车和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等违法行为。出动执法人员125人次,查处产品包装不符合标注规定、冒用生产许可证号、无证产品电动助力车销售户12家。针对群众反映的食品包装材料无工业生产许可证产品,不符合国家食品标签、标识、标注规范的问题,开展秋季食品“质量月”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组织执法人员,采取巡查,监督抽查等方式,对辖区内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食品加工摊点所使用的食品包装材料、一次性餐具的进货和使用情况、成品出厂检验及工业生产许可证获证等情况进行突击检查,检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1家(含快餐店)。对8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用的包装材料、一次性包装袋和包装盒存在无证情况的问题限期整改和完善,对1家存在问题严重的快餐企业责令停用,没收产品,限期整改。组织176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对46家制冷企业摸底排查,限期整改,下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开展“质检利剑”专项行动,查处一批质量违法案件,公布一批“质检利剑”行动典型案件,曝光一批黑名单,整治一批质量问题突出的重点区域,严厉打击产品质量违法行为,提高质量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