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朋友,如果你到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走一走,看一看,你就会发现:张家川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最优美的环境是校园。
近年来,是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教育投入力度最大、教育惠民工程最多、教育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2010年9月,张家川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教育3年大发展的目标,县财政每年投资不少于2000万元,1年内完成3所高中、县城初中、小学和幼儿园的配套完善工程,2年内完成所有寄宿制初中的完善工程,3年内让所有完全小学达标。此举拉开了张家川教育资源提升行动。2011年起,张家川县每年把财政收入的四成多用在教育上,3年时间,张家川县用在民族教育发展方面的投入超过3亿元。3年过去了,张家川县教育基础设施得到巨大改善,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位列天水市前列,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全县教育事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得益于教职员工的苦抓苦教,得益于社会、家长的大力支持。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张家川政府网专门推出《教育跨越》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示张家川县委、县政府以大手笔发展民族教育,跑出了张家川教育的三年“加速度”的点点滴滴和感人故事。
【教育跨越】之六
张家川高考优胜生家长谈育才之道
近年来,张家川县把教育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来考虑,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高考上线人数创历史新高,这也与学生家长的支持配合分不开。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为孩子提供便利的条件、优质的环境、充足的时间……这些对孩子的教育都重要,但,对所有的孩子来说,家长的一种教育态度和教育理念却最为重要和可贵。
大树可以参天,小草也能成绿,孩子做不到有时候不是态度,是能力。
没有谁因为孩子身高比不上别人,天天打孩子;没有谁因为孩子跑不过刘翔,天天骂孩子。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何必因为学习不好,咽不下这口气,不肯放过你的孩子。在今年高考中以593分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录取的理科考生李坤的父亲介绍说:“孩子在上初中时,成绩平平,但我能感觉到他已经努力了,所以从来没有要求孩子怎样。后来上了高中,孩子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比原来成熟了很多。”他告诉笔者,他在教育自己的几个孩子的时候从来都是首先以尊重孩子本身为前提,从不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为什么会丢三落四?为什么这样磨蹭?为什么就是记不住?说了千万遍,打了好几场,他还是他,怎么就是不听呢?为孩子的未来努力是应该的,别为孩子的未来太担心。“大树可以参天,小草也能成绿,孩子做不到有时候不是态度,是能力”。
问题不要定性,孩子需要解决事情;道理不要多讲,孩子需要具体帮助。
在今年高考中取得586分,被陕西师范大学录取的文科优秀考生马雷的母亲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教育孩子方面,其实大家都知道孩子已经知道的很多很多,并不是他们不认可这些道理,只是他们做不到,道理已经没有震撼和说服,只能转化为反感。其实他们需要具体的帮助。”马雷补充说,“不用空谈方法,一切技巧都在于做一个个具体的事情的过程和积累中。我特别想说一句,现在家长都给孩子们报的辅导班,有没有效,是不是要想想?我是觉得如果他在学校听不进去,他能在外边听进去么?而且,一周一次,间隔太长,内容自成体系,跟学校老师的内容不一致,得不到巩固,不如把每天的作业处理好,这跟老师的教学同步,而且互为巩固。”
和孩子之间也许可能是一种幸福,别相互折磨成痛苦。
“老天爷给了你什么你就只能有什么,抱怨一生,你就痛苦一生。有遗传就会有变异,一切可能的现在都在上天能够忍受的正常的范围内,我们只有接受,但,既然这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把他带到这个世界,我们就只能最爱她(他),给他你能够给他的最好的教育。”在今年高考中以632分的优异成绩成为全县理科第一名,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录取的张家川县第一中学考生赵明的父亲说。他告诉笔者,也许有这样两种情况都可能是幸福:如果你的孩子聪明、漂亮,有好习惯、善于自我控制,学习从不让你操心,老师夸你教子有方,你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你的确很幸福。 但也可能有另外的情况,记得他读书的时候,他的同伴只能在本村读初中,全村只有他一人考到县里的中学,他的父亲骄傲死了,可是,只有他的妈妈感觉到了她可能的不幸福,当他每周背上一周的干粮要离开家的时候,她都那样的不舍,抚着我的背说,孩子你学习好,有出息,将来可是要在天边工作,妈见你的时候就少了。 妈妈的这句话不幸言中,妈妈去世的时候,我们没有在她的身边。你的孩子不是很优秀,你耳鬓厮磨,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说的话多,这不是幸福么?孩子成人之后,彼此亲近的机会就少了。在他未成年的时候,比对别人多一点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也许就是幸福,不要让呵斥和哭泣成为主流声音,世界上只有最亲近的人,能给最亲近的人伤害,而且长久。“和孩子之间也许可能是一种幸福,别相互折磨成痛苦。”他的一句话始终萦绕在笔者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