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条水渠不畅,村上没钱修,下雨后所有的污水都就涌到路面上了,道路泥泞,真不好走。今年我们村实施了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现在水渠修好了,下雨天再也不愁路不好走了。”近日,陇城镇常营村支部书记常世平乐呵呵地说道。
走进常营村村委会,一眼就看到公示栏上张贴着“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示范试点项目申报审批表、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投资概算表”,黑板上清晰地写着资金用途、服务人员名单等项目。

据悉,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秦安县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庄道路不畅、基础设施无人管护、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热点诉求和群众期盼,立说立行,积极探索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长效机制,围绕统筹城乡发展,以解决农村基础设施维护运转、公共环境治理、村级阵地畅通运转和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增效为突破口,以试点乡村为带动,通过政府引导、财政保障、多方参与、集约运行的手段,结合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充分整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城乡一体化试点村、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项目,建立起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做到事前决策、事中监督、事后评议三个环节“群众说了算”,实现村级公共服务体系有规范的制度保障、有长效投入的法定机制、有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科学模式、有改革创新的村级公共服务平台,为不断改善全县农村落后面貌,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至目前,秦安县共投资到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和农村环境4662.12万元,涉及村庄巷道硬化38个,道路修建7个,排洪边沟渠修建119个,桥涵75个,村容村貌治理143个,人饮工程1个,道路护坡修建36个,硬化村庄巷道41个,硬化总面积8万平方米;铺设螺旋纹管道及修建U型边沟渠5700米;砂化道路13条 57公里;人行便桥53个,建成桥涵4座;村公共文化活动场所32处,硬化文化广场总面积4.13万平方米,亮化安装路灯195盏,绿化及花园总面积1200平方米,使全县17个乡镇140个村组91370人直接受益,引领农村经济驶入“快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