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走基层】张家川平安乡:关山脚下牛羊欢(组图)
(2014-6-19 10:14:41)  来源:张家川新闻中心 作者:苏晓东  打印本页

  地处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关山林缘区的平安乡,牧场资源丰富,有天然林2000多亩,草山60000余亩。春夏时节,美丽辽阔的白石咀牧场不仅成为县域内外旅游者的绿色天堂,更为这里的牛羊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天然养料厂。

  “近年来,平安乡抢抓全县发展牛羊规模养殖业、建设东部基础母畜繁育示范基地的机遇,大力实施兴林、扩草、增畜战略,加快六万亩草山建设,稳步发展山区畜牧业,使牧场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社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凸显”,平安乡党委书记苏红娟介绍全乡发展时如是说。

  母畜繁育做示范

  作为“全省肉牛产业大县”,母畜繁育是基础性工程。2013年,张家川县委、县政府精心谋划的东部基础母畜繁育示范基地应运而生。磨马村,这个有着传统畜牧养殖历史的回族村,被确定为基地建设村。

  “基地建设启动以来,在县、乡两级的政策、资金、技术帮扶下,全村的畜牧养殖业发展势头迅猛。现在我们磨马村,家家户户都养牛羊,全村百头以上的养牛户2户,10头以上的养牛户25户,50只以上的养羊户有20户,千只养羊小区一处。特别是今年年初,县上考虑东部林缘区养殖户发展养殖缺资金的难题,在东部25个贫困村探索建立村级产业互助协会,采取扶贫、财政补贴+养殖户集资入股的方式筹资,我们村位列其中。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养殖户资金短缺的难题,也极大增强了群众发展养殖业的信心。”如今拥有牦牛150头、马35匹、羊100只的磨马村书记张世玉,说起全村养殖业发展信心满满。

  东部基础母畜繁育示范基地和村级产业互助协会的建设,不仅为磨马村畜牧养殖业实现量的扩张、质的提升注入了不竭动力,同时也为平安乡草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插上了金翅膀。

  规模养殖上水平

  在精心打造东部基础母畜繁育示范基地的同时,平安乡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因地制宜,做大做强草食畜牧业,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单一的种植模式,积极流转闲置土地,扶持建设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发展壮大养殖专业户和家庭养殖场。据统计,仅2013年,平安乡在马原、磨马、铁古3村扶持养羊户11户,修建圈舍14座;在水泉村建牛圈2栋;全年新增5头牛以上养殖户25户,10头牛以上养殖大户15户,新增50只羊以上养殖户10户,100只羊以上养殖户8户。

  “我们乡属于典型的高原草甸区,种植传统的小麦每亩收成最多也不过400斤,除去投入,每亩收入不到300元,一年到头下来也不够养家糊口的。而且,这种靠天吃饭的传统种植方式和生产经营模式,更极大地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平安乡干部海金魁说。

  磨马村五组村民陈万玉家有15亩地,以前每逢农忙时节,全家人起早贪黑,整天辛苦劳作在地里。2013年,借着县上发展畜牧养殖的政策机遇,多方筹资办起了自家的养牛场。如今,陈万玉家的一座牛棚牛存栏已近百头,生活显得富裕而充实。

  起初搞建筑工程承包的龙山镇人王虎生,看好平安乡这块绿草肥美、环境优越的“宝地”。2014年初,王虎生放弃了多年的建筑本行,联合其他4人承包了白石咀牧场上的15亩土地,建起了一处高标准的养羊场。

  “之所以选择平安梁上建场,主要考虑土地租金便宜,另一个关键是草场面积大,阳光、空气好,适宜羊的养殖。羊场由我们5人共同筹资建设,目前已投资70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羊棚一栋,其余两栋预计年底建成,每座按800只羊存栏的标准建设。”采访当天,场主王虎生外出不在,随同的羊场另一位负责人张天良向记者介绍说。

  走进羊棚,记者发现王虎生的羊棚地面处理与以往见到的有所不同,羊棚地面是在已有水泥地面基础上,加高了一层竹板子。张天良解答了记者的疑惑:“建场前,我们专门到山东学习了人家的养羊技术和经验,底下加这层竹板子也是从山东学来的。听人家说加上这个,羊就不会‘顺肚子’(流产),也就是下一窝能保证一窝,起到良好的保胎作用。而且,有了这层竹板子,羊的粪便也能漏到底层,方便及时清理。”

  广博辽阔的白石咀牧场,鲜嫩优质的草场,为平安乡牛羊养殖提供了绝佳的自然条件,张家川县委、县政府大力度扶持发展畜牧养殖业,为关山林缘区牛羊规模养殖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如今的平安乡,牛羊养殖富了平安人,白石咀牧场上牛羊欢的场景再次呈现。

摄影相关图片
探访秦州五台山(图) 麦积山植物园郁金香(图) 走进颖川河开发区(图) 秦安何湾桃花景观(图) 天水 一座宜居宜的城市(图) 卦台山下油菜花盛开(图) 卦台山下春耕忙(图) 净土花开香满寺(组图) 再进平安牧场(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