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秦安县委、县政府把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广大群众最急迫、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重点围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社会事业和提高民生保障能力,集聚各方力量,兴办了一系列惠民实事,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从即日起,县委外宣办、县新闻中心在中国·秦安网开设《民生实事》专栏,专题报道各项惠民实事的落实情况。
【民生实事】
秦安县劳务输出创收突破14亿

(举办农村技能培训班)
今年以来,秦安县高度重视劳务经济工作,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把劳务输转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走出去、立住脚、返回来”发展劳务经济三步走战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截至目前,全县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1.48万人,其中有组织输转6.89万人,创劳务收入14.0471亿元。
秦安县坚持培训内容贴近市场、培训基地贴近基层、培训时间贴近实际原则,采取订单培训、校企联办、流动培训、项目培训等方式,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今年在西川、中山、王窑、五营等乡镇开展了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和动员引导,输转贫困农户富余劳动力2.5万余人;针对县城“陪读”农村妇女的培训和就业需求,出资50万元建成了秦安县留守妇女培训就业服务中心,整合县内培训资源,以公益化运作的方式为留守妇女开展社会福利性服务,已培训500多人,全部实现就业;组织开展了400人的劳务品牌项目培训,并进行了鉴定考试;开展了省级农村创业和技能带头人示范性项目培训,已对100人进行了餐饮服务培训和技能鉴定,培训人员全部就业于县内各餐饮企业。至目前,全县劳务培训3.97万人,其中技能培训1.88万人,引导性培训2.09万人,职业技能鉴定1070人。

(输转农民工在工地做工)
秦安县按照“开辟新基地,巩固老基地,淘汰劣基地”的工作思路,坚持“依托企业建基地,依托窗口建基地,依托经纪人建基地”的原则,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实地考察了江苏南京、福建福州等地的26家用工企业,从工资待遇、权益保障、食宿娱乐条件等方面择优筛选了德力西电气(芜湖)有限公司、芜湖飞科电器有限公司等16家优质企业,并与其签订了用工协议。同时,还以宝兰高铁建设为契机,积极主动与中铁十七局宝兰客运专线指挥部联系,促成2600多人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至目前,全县新建优质劳务基地38家。并在全国大、中城市设立了多个劳务工作联络站,为务工人员牵线搭桥,收集传递用工信息,帮助更多的农民走出家门,创收致富。

(返乡创业青年开起了农资超市)
随着输转规模逐步扩大,当一批在外劳有所获的农民成为“能人”、“小老板”后,他们多数选择了返乡创业的路子,带动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如今,秦安县已有1.9万名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主要从事种植养殖、餐饮、塑料加工、果品储藏、商贸服务等行业,他们在外务工积累了经验、学到了技术、挣得了票子,通过在家门口创业,自不仅己增收致富,还吸纳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实现就业,有力地助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先后有6人荣获全国“创业之星”荣誉称号,11人荣获“全省创业带头人”荣誉称号。为使返乡创业人员安心发展,秦安县从优化创业环境着手,通过放宽准入条件、建立创业基地等政策吸引务工人员,并把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纳入招商引资范围,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实行税费减免、手续代办等一条龙服务。

(职业技能鉴定考试)